宜宾中秋启动关爱抗战老兵慰问活动
10日上午,四川宜宾启动2016年中秋节关爱宜宾籍抗战老兵活动,将在中秋节前走访慰问45名抗战老兵。在启动仪式现场,97岁的陈德昌、87岁的蒋月彬等抗战老兵讲述了他们参加抗战的故事。
据了解,宜宾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通过寻找,近年来已找到宜宾籍抗战老兵130多人,目前健在的抗战老兵还有88人。
陈德昌在1943年作为壮丁入伍,分发到76军135师1团3营9连为步兵机枪手。曾在宜昌、沙市、弥陀寺、荆州与日军交战,杀敌无数。陈德昌还说,在弥陀寺一仗打了三天两夜,最后打垮了日军,还俘虏日军200多人。
抗战老兵侯候于1939年进入国民党军政部在宜宾城西郊苗圃办的十七台无线电传习所学习报务,半年后到重庆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电讯总队直属中队任无线电报务员,先后为少尉、中尉、上尉、分队长。侯候亲历了日军对重庆长达5年半的大轰炸,记忆深刻。抗战胜利后,侯候获得一枚抗战胜利纪念章和一枚“成劳”纪念章。
在1944年,年仅15岁的蒋月彬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自愿从军,编入时驻泸州的203师608团,后被派往印度集训,成为狙击手,参加滇缅大反攻扫尾战斗,经八莫,到密支那攻打日军机场,打了三天,把日军赶跑了,解放了约一万人的国军战俘和中缅民工。队伍打散后,跟随原戴安澜二百师的部分官兵和新五军原38师孙立人部属的部分官兵,协助修筑中印公路,与残余日敌作战。“日军来轰炸干扰,我们就与他们对抗反击,我是狙击手,神枪手,专打敌指挥官,还获得一枚抗日奖章。”87岁的蒋月彬对当年打日军的情景记忆犹新。
“这次去走访慰问抗战老兵,一方面要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和温暖送去,另一方面还要摸底调查,了解老兵的生存状况,记录他们的愿望,让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爱和帮助老兵。”宜宾酒都义工负责人孟庆华说,抗战老兵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参加者、见证人,是国家的功臣,是人们心中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精神财富,全社会应该多关爱他们,并把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时间:2016年09月1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