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战士已知在世仅13人 老兵“口述”历史
98岁的李在德、93岁的李敏,东北抗联仅有的两位在世的女战士,今天下午坐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的第一排,大屏幕上播放的视频主角是他们曾经的战友,有的前襟挂满了勋章,有的回忆起杨靖宇、赵一曼依然热泪盈眶。目前,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已知在世仅13人。
在纪念“九一八事变”85周年之际,国家图书馆举办东北抗日联军专题成果发布会。东北抗联老战士日记手稿、口述音频等一批珍贵文献入藏国家图书馆。李敏说:“抗战应该是14年,不能忘了我们东北抗联战士。现在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我放心了。”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主任汤更生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图书馆第一任馆长冯仲云就是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东抗日联军专题口述史”是目前建设时间最长,口述史受访人最多的一个课题。
2012年初,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启动了东北抗日联军专题,五年中,先后在北京、黑龙江、辽宁、湖北、新疆、广东、吉林等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全部25位已知健在的东北抗联老战士和60位抗联后代、相关历史研究者、亲历者,进行了口述史访问,获得240小时的口述史料及大量照片、手稿、音像资料等文献。
从项目启动至今,采访过的东北抗联战士胡真一、潘兆会、于桂珍、吕凤兰、陆保平等十余位老人已经过世。但他们记忆中的那段由抗战岁月延伸开去的曲折人生和丰富情感,将在国家图书馆永久地保存下去,从个人记忆成为民族记忆。
现在,三种系列图书已经正式出版:《我的抗联岁月——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口述史》共计22万字,收录了16位东北抗联战士和4位东北抗联后代的口述史料;《最危险的时刻——东北抗联史事考》和《请把我埋在战斗过的地方——追寻远去的抗联》分别是特邀专家史义军、姜宝才在参与口述史采访和相关史料收集工作中,经过研究、考证形成的文章集成,共有《东北抗日联军将领冯仲云传奇》《饥饿和寒冷是东北抗联的天敌》等49篇文章,共计41万字。
在发布会上,史义军说,东北抗联中的女战士非常多,最小的十一二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七八岁。“采访时我问一些老战士,女孩子到了生理期怎么办?奶奶说,哪有什么卫生巾,把鬼子身上的衣服扯成布条,洗吧洗吧就用了。”史义军说,“女战士生孩子,有的出生5天就夭折了,有的无力抚养只能送给别人,有的孩子送不出去,只能一手拿枪一手抱孩子战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出兵我国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部分原东北军、农民武装队伍等义勇军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抵御外敌。14年的艰苦斗争,十万多次战斗,牵制了大量日军,不仅有力配合了全国抗战,也支援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9月18日起,“不朽的抗联——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资源建设成果展”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同期举办。展览通过图文、视频、实物等,介绍了东北抗联的斗争历程,现场播放受访老战士口述视频,展出抗联战士日记、公文包等珍贵文献和历史文物。
展览将持续至9月30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蒋肖斌 时间:20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