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抗战老兵秀裁缝手艺做大襟
从楼梯间移出一台充满沧桑感的西湖缝纫机,麻利地穿上线,拿过一条裤子,对准针头,双脚一踩,缝纫机就“嗒嗒嗒”地动起来了……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做这一切的,是一位101岁的老人。
昨天上午,在东阳市江北街道上卢社姆新村行政村联山自然村,任世朝兴冲冲地向记者展示了他精湛的裁缝手艺。12岁离家学手艺,22岁跟着“神炮将军蔡忠笏”打日本鬼子……老人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裁缝生涯更是一代人的缩影。
12岁开始当裁缝学徒
由于家里日子难过,12岁那年,小学没毕业的任世朝就跟着表哥,到湖州新寺去学裁缝手艺。任世朝说,那时候,东阳人家特别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流行学手艺作为以后养家糊口的依仗。第二年,父亲去世。任世朝后来就一直待在湖州学裁缝,一待就是三年。
说起学裁缝的经历,任世朝说,当学徒是很苦的,拜师时点一对红烛,不要香,师傅坐在上座,行拜师大礼。拜师时就说明白的,徒弟做错事,如果被师傅一下子就打死了,那家里就没得赔;如果打两下才打死的,家里有的赔,可见,师傅的严厉是有法可依的。
学裁缝的规矩很多,比如吃饭的时候,吃菜要吃面前的,八仙桌上坐要坐在长凳的一端,只能坐2/3臀部,夹菜时端碗的手臂要夹得住东西,而且师傅不动筷,徒弟就不能吃。任世朝说,这些规矩是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都有,规定得很细。当裁缝学徒要比当篾匠学徒好一点,规矩多,但没有他们那么苛刻。
在湖州学了三年后,任世朝出师了。先是在湖州、杭州的农村做裁缝。17岁那年,浙赣铁路通车到义乌,任世朝就坐火车到义乌做。“我个子矮,坐火车买的都是半价票。”
在湖州,任世朝学的都是手工裁缝。那时候,缝纫机已经出现,价格很高,每台要卖120元。不过,可以先赊来用,每天还2元给经销商就可以。当时,任世朝的师傅家就有两台缝纫机,他只能偷偷摸一摸,想学是不可能的。除了接受客户上门定制服装外,任世朝的师傅也做加工活,和现在的代加工一样,统一做好后,由客户再一起拿回去对外出售。
出师以后,任世朝做的主要是传统服饰,以大襟为主,如旗袍、长衫、马褂等,都是纯手工制作。缝纫机做的主要是对襟的衣服,就是左右对称,中间扣纽扣的,和我们现在穿的一样。在缝纫机多起来后,对襟的衣服就开始流行起来。不过,在任世朝当兵以前,在义乌一带,缝纫机还是很少见的。那时候,缝纫机的缝纫针都是德国和日本制造的,最好的是德国的,不过价格很高。
说到这里,任世朝回到房间,又到楼上,一阵翻找,拿出了一件50多年前他自己做的大襟长衫。这是冬天穿的,有两层,外面的布料是上海产的,针脚非常细腻,根本看不出是用手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任世朝很自豪地说,这衣服在1958年“大跃进”时,一件能卖40多元钱,那可不是普通人穿得起的。
抗战老兵裁缝手艺好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掀起抗日热潮,国民政府加大了抽壮丁的力度。任世朝家里有兄弟两个,按规定肯定要有一个人被抽壮丁去当兵。于是,任世朝就和村里几个年轻人一起,自愿去当兵,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炮兵第二旅第二营第四连,任通信兵。
跟着蔡忠笏,任世朝先后在安徽陈家大山、馒头山及江西等地与日本军队作战,其间多次与新四军配合,共同打击日军。24岁那年,由于连长被调到团部去当副官,就发了路费,让任世朝等东阳的10来个人都回老家了。回到东阳后,任世朝就在老家做手工裁缝,并在当地做出了名气。
“我不会做西装,除了中山装,可以说所有的中装都会做。”任世朝说,到了50岁,我才开始学做中山装,不过说来奇怪,到现在如何做中山装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有中装依旧很顺手。
任世朝说,之所以要学做中山装,主要是因为时代进步,没有人再穿大襟的衣服,不做中山装裁缝就没有生意,所以只能顺应潮流。为此,任世朝买了第一台缝纫机。在任世朝的心里,手工裁缝的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
在人民公社时期,任世朝还是当裁缝。因为公认裁缝技艺高超,在公社里,别人都是0.8元一工,他是1元一工。
后来,缝纫机应用多了,用机器做的活整齐划一,速度更是手工没法比,于是用缝纫机的是1.5元一工,任世朝只能拿1.2元一工。任世朝说,手工和机器真是没法比,那时候不像现在,什么都是手工的好,那时候刚好相反,都是机器的最好。
72岁那年,任世朝退休,不再做裁缝了。也破过例。有一次,有个乡干部中意任世朝的手艺,想要任世朝做一件皮大衣。“那时候,缝纫机的工资是1.5元一工,我就要求和缝纫机的一样,乡干部答应了,那也是我最后做的一件手工皮大衣。”
今年6月,东阳市红十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团负责人吴爱红,为任世朝争取到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的一个抗战老兵圆梦项目,要带任世朝到北京游玩。任世朝很高兴,他做梦都想去北京,他想穿那套绣有“抗战老兵”字样的新唐装去北京,可是那裤子太长了,怎么办?兴奋的他想到了自己的裁缝手艺,立即拿出30年没用的缝纫机,自己把裤子裁短,还重新镶了边。
没想到,30年后再动手,手艺竟然一点也没落下,任世朝非常高兴。他特意买来布料,为吴爱红做了两套大襟的衣服。他很自豪地说,这衣服还是手工为主的,接下来他还要用缝纫机做。只是这缝纫机30年没用,皮带等都要更新换代了。
(时间:2016-11-04 来源:金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