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抗战老兵寻找战友后续:他乡从此多一份牵绊
本报上期记事《岁月悠悠七十载 难忘浓浓战友情》讲述了87岁抗战老兵孙桂旭寻找战友的故事。孙桂旭是河北省沧州人,11岁时家乡闹荒灾父母因病去世,挨家挨户的进行乞讨过着流浪生活。1942年日军调集5万多人并配备大量伪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13岁的孙桂旭被村干部介绍去当游击队的小游击队员,遇到了给予自己温暖的队长王凤燕。两年之后孙桂旭被调到建国大队,大队长于二楞带领大家抗击日军,一次次劫后余生,给孙桂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孙桂旭因为工作的调动从北京被相继分配到天津、张家口、大同等地,1986年几经辗转终于在呼和浩特市安家落户。随着年龄的增大,孙桂旭越来越想寻找自己多年未曾谋面的战友,但却在寻找之后得知两位战友均已安然离世。
11月15日,记者联系到当地为老人寻找战友的报社。当地报社告诉记者,孙桂旭老人的孙子前段时间曾主动联系报社,想帮老人圆了这个心愿。寻找战友的消息传开后,很多人都相继提供线索。游击队队长王凤燕93岁时就去世了,而于二楞在世时在河北沧州很有名,许多当地的老革命家都知道他当年的英勇事迹。最终,沧州党史办公室主任将于二楞家人的联系方式告诉了记者。
记者联系到了于二楞的儿子于荣芝,于荣芝告诉记者,父亲生前很少提起自己的英勇事迹但却经常提到自己的战友,有时候讲到战友牺牲的情形,还常常掉眼泪。“父亲去世前生病的那段时间,很多战友得到消息后也曾来看望,这么多年过去,父亲的战友年龄都大了却还能记得他,这让我非常感动,我知道孙桂旭后,便打电话告诉了我父亲的情况,想去安慰这位父亲的老战友。”
于荣芝很小的时候随父作战,也曾在建国大队里呆过,可能认识孙桂旭。“我也很想见见孙桂旭,但是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路途遥远,孩子们都担心我经受不住长途的颠簸。现在我们两人时常通一通电话,说说自己的境况,也算是一种享受。从此远方多了一份牵绊。相信在以后的岁月里,也不会感到孤单。”于荣芝说。
(来源:北方周末报 作者:201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