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国民党军队口述

历史守卫者纪录老兵故事

        在很多人眼里,陈君天是个“傻瓜”。为了拍抗战纪录片,倾家荡产,怎么都劝不住。

        在世人眼里,陈君天是纪录片大师,有人曾评价他是历史的守卫者。

        上周,陈君天从台湾赶来深圳参加关爱抗战老兵慈善晚宴。抗战老兵一直是陈君天镜头的第一主角。

一生就要做出自己满意的纪录片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完成《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第六版。”1995年,由陈君天执导拍摄的反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在台湾播出,引起极大关注。现在陈君天在筹备第六版补充拍摄,从走访台湾老兵已经扩展为拜访大陆台湾两地800多位老兵。21年来,陈君天的素材积累越来越多。每次接到新线索,陈君天就坐不住,一定要去现场瞅瞅。

        语速微慢,说话有条不紊,即便说起十几年前的细节,陈君天依然能讲得绘声绘色。话语谨慎,爱考究事实,就是这样一个严谨的导演,才有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高品质。也是这份执拗,让陈君天成为朋友眼中的“傻子”。

        现在陈君天的核心团队包括他在内就4个人,助手的平均年龄30岁左右。这支队伍已经是第四代。纪录片耗资太大,陈君天为了完成《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拍摄,卖掉房子耗尽全部积蓄,团队里有人坚持不下去,身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是情怀也是坚持

        在他看来,历史的真实应由当事人讲述。在《一寸山河一寸血》拍摄过程中,陈君天坚持让每一段历史都能找到对应的当事人。

        有人曾提出向陈君天购买版权。陈君天对这种要求全部拒绝,“我只能接受删减画面,图文绝对不可以修改。”保证素材的真实,是陈君天对纪录片不可触碰的底线。“没有钱借钱,接其他的活赚钱,也要保持《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独立性。”

        陈君天说,很多人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他眼里,自己要追求的不仅仅是方圆。他就要成为一个“不守规矩”的人。

        老兵是历史的载体。21年过去,陈君天接触的老兵很多已经去世。但是他们对历史的口述永远留存在影像中。

        如今的陈君天对历史信手拈来。每讲到一个细节,陈君天都能延伸出很多的故事。这些千丝万缕的线索,在他这里绘制出一副壮丽的历史画卷。

        让历史回归历史,不仅是陈君天的坚持也是对自己的承诺。

        (时间:2016年12月12日    来源:《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