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国民党军队口述

北京华坛医院关爱抗战老兵,向英雄致敬

田庆平,96岁,原中国抗日远征军200师装甲兵团战车二营运输连一名班长,曾随远征军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曾参与接收北平。近日,身体状况欠佳,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同时伴有高血压、心脏病,来到北京华坛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
 
为充分体现对抗战老兵的关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抗战前辈对新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3月20日,医院门诊部杨娜主任、刘秀芳主任一行人手捧鲜花,深入住院部二病区慰问正在住院治疗的田庆平老前辈。

中午13时许,杨娜主任、刘秀芳主任一行人来到医院二病区老英雄的病床前,如今已经96岁的老英雄。如今这张因苍老而布满皱纹的面孔,早已黯淡了当年的刀光剑影,流露着安详与满足。但是正是当年他们的誓死抵抗,才洗尽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说起过去的事,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细节老兵已记不清楚。但是,我们祖国没有忘掉他的英雄事迹,我们华坛人更不敢忘记。
 
让时光的年轮倒回到76年前的1941年,田庆平跟随200师第一次入缅,他的职务是200师战车营的一名司号兵。作为后续部队战士,他还未进入战场,就传来前线全面溃败的消息,紧接着是向国内撤退。撤退过程中,田庆平和几个战友掉了队。当时他们绕着野人山的边缘地带,一边要饭一边凭着感觉向北走。

当田庆平和几个战友靠要饭徒步走回了昆明时,才知道赴缅作战的十万大军只回来了四万,他的老师长戴安澜也壮烈殉国。
 
在田庆平老人家里,挂着一幅戴安澜将军戎装像。那是他90岁大寿时,戴安澜之子戴澄东送给他的,老人就一直把它挂在家里。老人忘不了,“戴安澜是我们的老师长”。
 
1943年,田庆平经驼峰航线去了印度参加驻印军,老人也不记得是不是兰姆伽训练基地,只记得飞机在加尔各答降落,之后去了一个山里训练。之后,一直在军营学习开卡车和战车,他所在部队的番号也变成了新一军38师。

随着抗战的节节胜利,田庆平所在的部队被空运至北平南苑机场,他参与了接收北平。“喜悦、自豪和哀愁。”说起接收北平市的心情, 96岁的老人用了这3个词来形容。或许,他是因为抗战胜利而感到喜悦和自豪,因为死去的战友以及无辜的老百姓而感到哀愁。

在病房,刘秀芳主任和杨娜主任来到老人床前仔细的询问了老人目前的生活、饮食、起居和住院治疗情况,并嘱咐老人的女儿在就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医院提出来,刘主任表示:医院一定会提供便利认真服务好这位抗战英雄,并努力为他的住院治疗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老人虽然躺在床上,当他看到有人来看他的时候还是高兴地说了声:“谢谢”。刘秀芳主任和杨娜主任对老人昔日保家卫国、奋战沙场的抗战精神表示了深深钦佩,对他为国家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作出的突出贡献表达了衷心的敬意。
 
北京华坛中西医结合医院王志院长表示:“多年前,在民族危难之际,一大批热血青年慷慨赴难。当国家需要时,他挺身而出。现在当他需要我们时,我们也应尽力温暖他们最后的岁月。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抗战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要以新时代特有的激情歌颂祖国的骄傲和对抗战先辈的崇敬,让抗战卫国英雄精神流传后世。华坛人将会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人民健康卫生造福。”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