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国民党军队口述

台湾老兵寻亲记

        97岁的台湾老兵胡定远没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找到失联多年的亲人。
        家住桃园市八德区的胡定远,无儿无女,和继子彭先生一家一起生活。老人不识字,耳朵也越来越不好,但浓重的泸州口音,还是一开口就能听出。7 7年了,乡音未改鬓毛衰。
        4月11日,四川泸州。经过一个多月的寻找,胡定远和三个外甥李官民、李嘉猷、李水生通上了视频。离家时年仅6岁的李嘉猷,如今也是八旬老人。
        询问家人安好,问候彼此近况。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持续了短短15分钟。“我怕他太激动”,继子彭先生解释。
        挂掉手机,老人泪流不止。
老  兵
        胡定远不是没有想过寻亲。不止一次,胡定远和继子彭先生回忆起家乡往事。但年事渐高,听力和记性也慢慢消退,身边没有一张家人的照片,连家乡的地名,也只能想起零星印象。
        “找不到的”,胡定远老是喃喃自语,他想找,更怕找不到。
        毕竟已经77年了。
        1940年4月的胡定远,还不叫胡定远。父母不识字,家中九个兄弟姐妹,胡定远排行老九,家人都叫他“胡老幺”。那天,快满20岁的他前往集市,走到半路,被抓了壮丁。泸州合江县大渡口码头,胡老幺直接被押上船,一路开到湖北,参加抗战。部队里的长官给他取了个名字,胡定远,“远征平定战乱”。再之后,随军到缅甸,到东北,再从东北到台湾。1981年,61岁的胡定远结婚,和继子彭先生一起生活,一直没有再回过大陆。
        彭先生还记得,小时候家里附近,住着很多老兵。饭后,很多老兵会聚在庙口聊天,你问一句家乡,我说一句家人,乡音天南海北,话题绕不开家乡家人。在老兵里,像胡定远这样组建家庭,有家人陪伴的并不多。更多的人,孤身几十年,慢慢老去。
        去年,胡定远因患肝癌住院手术。19岁的孙女彭怡惠自小由胡定远带大,格外亲厚。正在读高三的她学业繁忙,但只要一下课,就会到医院去陪爷爷聊天。胡定远时常会和她说起当年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战乱年代,烽火硝烟,胡定远也曾在鬼门关前走过几遭。有一次,他被日本鬼子的流弹击中,刚好打在胸口揣着的一块袁大头上,银圆凹下去一块,人没事。
        还有好多当兵的故事,大陆的故事,家乡的故事,年轻时的故事。胡定远精神好的时候,会一遍一遍地讲给继子、孙女听。每次讲完,他都沉默着,一个人回想,像花了很大的力气。
今年3月,胡定远的老伴去世,孤零零的他乡愁更甚。
        “爷爷已经97岁了,希望可以找到爷爷的家人,让爷爷回到他的出生地,看看家乡”,孙女彭怡惠下了决心。她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彭先生觉得,哪怕老爸的亲人已经不在人世了,也要找到他父母的坟墓,去上一柱香。
山  丘
        家住泸州的程女士到现在也想不明白,自己当时怎么就突然有了一股冲动,想帮这位素未谋面的台湾老兵寻找亲人。
        今年3月,程女士从网上看到胡定远老人寻亲的消息。泸州老乡,97岁的老人,77年没有回过家,这让程女士心里有些难受,自愿加入到寻亲的行列中来。
        先确认地名。沧海桑田,胡定远老人印象中的地名早已几度更迭,程女士自发地请教专家,翻阅族谱。清明节前后,很多地方的胡氏宗亲家族团聚,时常有人向程女士提供线索,在哪里有一位老人,和胡定远要寻找的情况类似。每当接到线索,程女士会丢下所有的事情,马不停蹄地前往核实。
        程女士甚至想过,如果真的找到了,连自己的年终奖都可以不要。
        泸州市台办也一直在寻找胡定远的亲人。台办的毛主任回忆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台湾老兵回到大陆找自己的亲人。这几年慢慢少了。台办见证了太多亲人相认的场景。这一次,她也想找到。
        海峡那一边,台湾当地的基金会,也在不断提供胡定远老人回忆起的信息。志愿者、当地媒体,越来越多的人在为胡定远老人完成这个心愿。
        77年了,胡定远仍记得的信息并不多。泸州口音,白米洞,碾子山,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信息点。台办工作人员不断走访调查,经常有扑空的时候。
        第一次,来到老人记忆中的地点,那里现在根本没有姓胡的人。第二次,老人想起的地名如今早已拆毁,痕迹全无,问起村民,听没听说过有人在台湾,没人知道。第三次,得知有胡姓老人情况类似,满心欢喜找过去,问了几句之后,却发现对不上号。
        依然没有放弃。当地媒体依靠胡定远回忆起的片断信息,确定了大概范围,一站站实地寻访,每到一站,都与老人视频连线,希望老人能够回想起70多年前的山形地貌。
        没印象,很陌生,一站站希望,又一站站失望,老人的情绪越来越低落。就在当地媒体记者准备关掉摄像头时,胡定远老人突然精神一振,他认出了他再熟悉不过的家乡山丘。
        家乡确定,再一路打听下去,最终找到了胡定远的外甥——— 李官民家。
外 甥
        排行老九的李官民今年也已经67岁了,还有一个哥哥叫李嘉猷,一个弟弟叫李水生。听说有个台湾的舅舅,起初,他有点不敢相信。胡定远离家那年,他尚未出生。
        他回想起,母亲在世的时候,常常念叨,有一位小舅舅很小的时候就走失了,再也没有回来。
        海峡那头的老人,会是从未谋面的小舅舅吗?李官民一家人不敢确定。泸州市台办的工作人员打开了视频通话,让相隔千里的两家人认认亲。
        胡定远老人头发花白的面庞出现在视频中时,李官民心里咯噔一下。模样面容,和去世的另一位舅舅太过相似。他连忙叫来家人,想找出老人身上更多的“胡氏基因”。
        一开口,手机那头传来再熟悉不过的泸州口音。
        几乎是一瞬间,胡定远老人突然拥有了这么多外甥,他反倒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只能小心翼翼又满怀希望地询问,“你们的妈妈,叫什么名字?你们家住在哪里?”那些他深刻铭记在心的细节一一对上。
        “舅舅!”这声来自至亲的呼唤,让老人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他有很多话想说,却什么也说不出口,只剩下一遍遍地问,“你们身体都好吧?要好好保重。”
         今年5月,胡定远老人要再次进行手术。不过,彭先生已经和他说好了,4月底,会带着他回到家乡四川泸州,回到他已阔别77年的故乡。

        (时间:2017-04-13   来源: 南方都市报(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