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人何格风:不让抗战老兵留下遗憾
何格风看望抗战老兵(欧阳天 摄)
他是湘潭地区民间关爱抗战老兵最早的志愿者和发起人,8年来,他带领一群志愿者,一共找到了87位抗战老兵,帮老兵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安享晚年。他叫何格风,一名58岁的网吧老板。
“关爱老兵的过程中,让我收获了很多,我的生活变得充实、有意义,所以我很感谢老兵,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关爱老兵的原因。”1月28日,在湖南老兵之家湘潭站年会上,何格风这样说。
从看抗战片到成为老兵志愿者
2007年,何格风在湘潭县城易俗河镇开了家网吧,每天上网打发时间,慢慢地喜欢上了看战争片,特别是抗战片。在电视剧中,他对那些为国牺牲的抗日军人有了更多了解,总希望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2010年9月18日,何格风参加了湖南老兵之家组织的重走常德会战烽火路活动。这是他参加的第一次关爱抗战老兵活动,让他与老兵结下了不解之缘。
何格风告诉我们,参加完活动回来,他从湘潭县汽车站打摩的回家。摩的司机与他聊天时说:“我知道易俗河镇就有一位抗战老兵。”何格风听后赶紧说:“那你快带我去看看。”就这样,何格风在湘潭找到了第一位抗战老兵——彭孟良老人。彭孟良老人是一位黄埔老兵,通过彭孟良,何格风又认识了另外几名抗战老兵。
“老兵的事都是大事”
为了寻访老兵,何格风走遍了湘潭各个村镇。他经常一个人搭班车到乡镇,再租摩的去找老兵家。
2015年9月,何格风接到电话,得知花石镇有位抗战老兵叫王焕南,已经90多岁了。随后,他赶到花石镇。通过交谈,何格风了解到,老人出生于1925年,1944年抽丁入伍,曾在湖北通城、湖南新化等地与日军作战。他看了电视剧《壮丁也是兵》后,认为自己也是一名老兵,于是让孙女给他打了这个电话。
何格风告诉我们,为了确定老兵身份,一个老兵家中有时要走四五次,一次次询问老兵所在军队的番号,经过哪些地方,参加过哪些战役。有些老兵记不清时间,他就询问是油菜开花的时候,还是“扮禾”的时候?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大概时间。记录好后,还要与湖南老兵之家核对,确认是否真实准确。
确认老兵身份后,他还要与各个公益组织或爱心人士联系,寻求资助。这个工作非常具体,也很辛苦。首先要向公益组织发出申请,得到回复后,要将物品送到老兵的手中,老兵大多散落各乡镇,每位老兵都必须送达,耗时费力,最后还要收集好老兵签收的回执,整理活动现场照片,统一反馈给各公益组织或捐赠人。
何格风说,由于在老兵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太多,有时家人不理解。但他认为,70年前,当我们国家面临日寇野蛮侵略时,正是这些抗战老兵以血肉之躯抵抗了侵略者的疯狂进攻,没有他们的牺牲和付出,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幸福安宁的生活。“老兵的事再小都是大事,我实在不忍心放下不管。”何格风说。
不让老兵留下遗憾
每年,何格风都要到老兵家去5次,分别是端午、中秋、过年、重阳节和老兵生日。
今年1月11日是抗战老兵李有余90岁生日,志愿者们来到他家,与他一起度过了快乐的一天。李有余回忆,那天家里来了乐队,表演了舞蹈、花鼓戏等节目,何格风与志愿者一起陪着他唱生日歌、吹蜡烛、吃蛋糕,还给他送了鲜花,让他又年轻了一把。
在何格风看来,关爱老兵和其他公益活动不同,错过了就没有了。这么些年,何格风与他的团队一起,共找到了87位抗战老兵,如今健在的还有63位。每一个老兵过世,何格风都很难过。他说:“老兵们年事已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些老兵离去前不留下遗憾。”
这些年,何格风通过找政府部门,或者通过老兵之家和其他慈善机构,帮老兵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包括为老兵看病、请保姆、建房子、买家具和生活用品,以及解决医疗费等等。老兵们和何格风的关系也很好,搭班车进城来,都会去他的网吧坐坐。他的网吧逐渐成了老兵们的大本营和聚会地。2012年7月,网吧搬迁新址,周镇亚和彭孟良两位老兵还专门送上对联牌匾表示祝贺,对联嵌入了何格风的名字:“格调新型歌电脑,风华正茂建家园。”
(时间:2018年2月6日 来源:湘潭在线 作者:欧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