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国民党军队口述

熄灯号|老兵从未走远,胜利永远属于正义

      今天是2018年9月3日,距离1945年9月2日同盟国代表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投降,已经过去了整整73年。然而,老去的只是时光,有些历史永远值得珍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抗战老兵聂生茂和黄殿军的故事,重温那段岁月……

      1、“那个时候,只知道号吹响了,端起枪往前冲”

      抗战老兵聂生茂对笔者讲这番话时,神情严肃,深陷的眼窝里有一丝宁静。

      1938年,16岁的聂生茂连同小伙伴程虎创,告别双鬓斑白的父母,踏上不知尽头的抗战前线,被编入98军169师101团1营3连。

      1941年5月的那一仗,对聂老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这一仗,从傍晚打到天亮,歼敌百余人,最终取得胜利。然而,战斗让全连近半数的战友没有回来,这包括他的排长和小伙伴程虎创。

      “打仗就有牺牲。”聂老回忆说,那天战斗他顾不得身上的伤,只顾着爬起来寻找活着的战友。朦胧的晨曦中,他用颤抖的双手拾起战友被炸飞的手脚,将排长的内脏塞回原位,拿起枪,寻找队伍……

      “那个时候天天打仗,战场尸横遍野,空气中都弥漫着鲜血的味道。”聂老抬起枯瘦的右手,捂着嘴,顿了顿,声音提高八度一字一句地说,“每次出征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到明天,只知道号吹响了,端起枪往前冲!”

      一仗仗打过来,昔日的新兵成了老兵。聂老身上中过弹,脸也被子弹打穿过,身边的战友换了一茬又一茬,他硬是从枪林弹雨中活了下来。

      后来,聂生茂所在部队在山西中条山被日军包围,随着包围圈慢慢缩小,官兵牺牲越来越多,团长、师长阵亡了,军长武士敏牺牲了。被誉为98军常胜团的101团,与敌苦战一日,弹尽粮绝,全团官兵伤亡殆尽。

      “砰!”听着冲锋号冲锋的聂生茂左腿被子弹打中,倒在了敌人的面前。一霎那,他看到狰狞的鬼子,看到了战友将刺刀插在了鬼子的身上,还看到了一个个倒下的战友……

      “冲啊!”聂生茂爬起来,端着枪,嘶吼着冲向鬼子,鬼子也端着枪嘶吼着向聂生茂奔来。19岁的聂生茂毫不退缩,依然端着枪嘶吼着,冲锋着!

      “那一仗全军覆没!全军覆没啊!”聂老说完,沉默不语,屋内空气凝固了。

      “你怕吗?”我问。

      “不怕!胜利永远属于正义!”他的回答声如洪钟。

      受伤的聂生茂不幸被俘。随后,聂生茂被送到抚顺煤矿作劳工,又逃跑参加解放军,被编入辽东军区第14师41团1营1连,随后参加了四平战役、解放辽阳、梅河口、柳河等战役战斗。在黑山阻击战中,他手臂、胯部被子弹打穿,全身数十处受伤,荣立大功、小功各2次。1949年8月,带伤回到通化。

      聂生茂,是我采访《敬礼,抗战老兵》22位老兵中的一位。婚后无儿无女,跟着侄子聂西川生活。那天,采访结束,聂老一字一句地告诉我:“在家,你要教育好孩子,让他们热爱祖国;在部队教育好战士,让他们站好岗,守好国家。这个江山啊,来得太不容易了。”

      2、“我活着就是老抗联还在,鬼子来,有来无回!我活着,就是等着冲锋号哩!”

      那天下着雨,心里总不踏实,我总是觉得该去看看黄殿军老英雄。

      “小蒋,我老父亲今天早上走了,你不用来了!”

      老英雄走了。杨靖宇口里叫着的“小黄孩儿”,听到集结号了吗?这雨水,真的好大,好大,这样的天气您也要赶路了……

      当历史走进曾经,能够让我们铭记历史的东西,叫历史遗物。那件毛皮大衣,现如今真的成了遗物了。

      在杨靖宇纪念馆二楼的展柜前,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一件毛皮大衣背后的故事:那天,大衣的主人穿着它,冒着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寒,一次次奔走在林海雪原,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将东北第二路军师长曹亚范的密令送给第一路军杨靖宇将军,又将杨靖宇将军的密令带回来,这件大衣见证着不朽的抗联精神……这件打满补丁,破烂不堪的灰白大衣的主人就是抗联老战士黄殿军。

      穿着这件皮大衣,在林海深处与敌人周旋了十多年,“小黄孩儿”成了老兵。他头顶上的刀疤,是在战斗中和敌人肉搏时留下的;眼角下的疤痕,是被炮弹片崩的;腿也被子弹打穿过……每一次,当冲锋的号角吹响,黄殿军与战友们踏破硝烟,冲锋在密林里,与敌殊死搏斗,自己10余次受伤。杨靖宇和魏拯民牺牲后,抗联战士隐蔽作战,化整为零,转入地下,搜集敌情,不定期地进行斗争,直到抗战胜利。

      “你看门前那座大山,那就是杨军长的家呀,这山山岭岭一草一木,都染过我们抗联战士的血呀,我得守着它……”回到老家的黄殿军再也没有走出过这座大山,他舍不得离开这片当年和杨靖宇、魏拯民一起战斗过的土地。每隔一段时间,黄殿军都要去一趟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去拜谒一下老首长,和老首长唠唠嗑。

      胜利大阅兵后,黄老收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那天晚上,他突然翻出那套多年不穿的旧军服给自己穿上,非要戴上纪念章照个相。

      “从那后,老父亲就把纪念章放在了身边。偶尔还拿在手上,抚摸着,呆呆地望着窗外。”2016年8月的一天,黄老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脸色发白,被紧急送往县医院救治。连话都说不出来的他,醒过来第一件事,只见他的手不停地在身上摸索,却说不出话来。知父莫若子。黄贵清知道老父亲在寻找什么,于是他赶紧回家将那枚纪念章拿来,放在老父亲手上,黄老将纪念章紧紧地握在手心里……

      一年多的时间,我采访报道的22位抗战老兵中,有9位老兵相继离世,他们是聂生茂、罗忠台、李喜善、侯生福、周军、黄殿军、周玉浩、罗文亮、刘振刚。

      老兵们走了。他们真的走了吗?

      不!老兵犹在,从未走远!老兵也不会凋零,他们只是换一个姿势,让我们仰望……

     (时间:2018年9月3日    来源:军报记者    作者:蒋德红   主播:吕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