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忆抗战岁月 传承信仰:95岁老兵与大学生志愿者面对面
2019年04月03日 07:49 Joyue-Chang
春日里清晨8点半,今年95岁的抗战老兵马怀革老人早早起身,洗漱后坐在自家院落里,静静等待着。9点院门准时被敲响,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党支部成员和团员代表们提着送给老人的慰问品,走进了院落。
同学们围在老人身边询问,他们太想知道当年的故事。这是一份与书本上的故事略有不同的经历,带着这位抗战老人曾在岁月中经过的痕迹。
1931年,日军攻陷东三省,抗战由此开始。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热血青年为国为家提枪上阵。次年,年仅13岁的马怀革离家入伍,从安吴青训班到参与游击战斗的晋西北太岳地区,如今95岁高龄的马爷爷,提起当年的经历依旧感慨万千。
战争年代,粮食稀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会得到。一个月的津贴只有七毛五分,但是马爷爷依旧会坚持每月捐出两毛钱。当年更是没有过年这一说,连麦皮、白面和的馒头也只是一个月才能吃一次,肉就更是遥不可及的。
“爷爷,我们还有一份特殊的礼物想要送给您。”同学们拉着老人的手轻声说,“听您说您曾在延安学习过,我们想将一首《保卫黄河》唱给您听。”一曲结束,马怀革老人微笑着鼓掌,他的眼中仿佛有泪花闪过,仿佛透过同学们的歌声又一次回到了青年的时光。
“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啊,成为国家的主人!”当同学们挥手想与老人告别时,他拉着大家细细叮嘱。“马怀革爷爷对国家的热爱、对荣誉的淡然、对历史的铭记、对青年的希望,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肃然起敬。”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这样说道。
(时间:2019年4月2日 来源: 西安新闻网 编辑:雷莹 文/图 记者:张潇 通讯员:侯辰岱、郝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