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国民党军队口述

安徽阜阳:16岁志愿者张铭泽参加慰问抗战老兵公益活动

      7月20日下午,16岁志愿者张铭泽参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公益活动,为关注抗战英雄们如今的生活状态和深入了解军人们的风光伟绩,张铭泽在老师和父亲的带领下前往颍上慰问两位已经年过九旬的老兵。

      志愿者们第一站拜访了林克宽老人,老人身子骨依旧硬朗,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志愿者了解到,林克宽老人是一个地主家庭的长子,只有一个妹妹,在那个时代家庭条件相当优越。老人十七岁时,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独自报考黄埔军校参军,放弃了自己富足的生活,投身到祖国独立的事业中去。这就是抗战时代的军人精神,这就是舍己为国的壮士精神。老人曾自责自己当时的任性,因为他在抗日胜利后才得知母亲过世,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是林克宽老先生一生的遗憾。相信老人的母亲会理解林老先生作出的选择,在天堂看到儿子英勇作战、平安快乐的生活时也会感到骄傲。

      随后,志愿者们来到了抗战英雄卜环胜老人的家中,志愿者们了解到,老人家庭美满,家中有四女一儿,老人思想乐观,热爱生活,在谈话中志愿者们了解到,老人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并多次立功,是一名出色的中国共产党战士。卜环胜老人的孙子在爷爷的鼓舞下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空军,曾参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阅兵式,祖孙俩身上映射出了中国士兵的坚毅品质,一代人影响着一代人,这就是精神传承的力量。

      在这次慰问中,除了老人们的生活现状,志愿者们还了解到,政府每月都会向老兵们进行经济资助,来保证老兵们的基本生活。这不仅仅是对老兵们的关心,更是对恩人的感谢,正是因为老兵们的艰苦奋斗,才有了这个时代的欢声笑语,也正是他们的胜利,才使得今天的中国崛起。感谢英雄!

      志愿者说,希望将这种爱的思想传递下去,从而形成一种优秀的家风,让后辈们也延续积善成德的优良品质,发扬中国大爱文化,让后辈们理解舍得的含义,舍去了便是“德”。

     (时间:2019年7月22日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