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兵 传承红色记忆
作为南安的革命老区之一,水头镇藏着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老兵故事。近日,海联边防派出所官兵们在水头镇上寻访老兵,挖掘老兵身上一段段或许已被遗忘的“红色记忆”。
在水头镇江崎村,官兵们找到了2位分别参加过抗日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那是我第一次目睹战友牺牲,当时心里说不出的难受,我心里一直接受不了,那些每天一起战斗生活的好兄弟,就这样没了。”讲述这段故事的吴天配老人今年60岁,1976年入伍,是一名运输兵,1979年随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获三等功一次。
而老人口中所说的“第一次”是发生在一次向前线运输弹药的路上。他回忆道,当时越南方面时常渗透到我军的防区,有一天,运输车队突然发现前方有5名身着我军军装的战士在向他们招手,于是他马上停车。没想到他刚下车,几枚手榴弹就从不远处向他们扔来,他马上跳入路边的灌木丛中,但还是躲闪不及被震晕了。待他醒来时,才发现车队已经被炸,多车着火,6名战友全部阵亡……老人一边回忆,一边留下了不舍的眼泪。
“那时候日军以数倍于我们的兵力向我们发起了进攻,我们根本没有退路,我们知道再后退,丢了的不仅是大好河山,更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与根,班长一声令下,我们不顾随时可能倒下的危险,向日寇发起了冲锋。”另一位老兵曾文笔激动地向官兵述说那些不曾忘却的故事。
此外,由于个别老兵家境比较清贫,该所还主动联合驻地共建单位及辖区部分爱心企业,决定今后每周由相关帮扶单位派人前往老兵家中陪他们散步说话,力尽所能地为他们做些家务,定期带他们到医院体检,让老兵们度过一个安详的晚年。
据了解,寻访老战士、听红色故事,是该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一个创新举措。“将教育课堂前移到革命前辈家中,不仅是要教育官兵,更重要的是要让老兵精神发扬光大,”谈及此次活动的初衷,该所教导员陈群峰表示。
(2016-08-15 泉州网-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