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民、王幼平:筑先纵队(二)
11 月中旬,日军兵分3 路进攻鲁西北,一路由德州攻武城,一路由禹城攻高唐,一路由济南经东阿攻聊城。11 月12 日,范筑先和张霖之、袁仲贤、姚第鸿、张郁光等研究如何迎击敌人,张霖之提出应退到城外打游击,范接受了这一意见。当晚召集有关人员开紧急会议,决定政治部等机关、学校非战斗人员一律于13 日转移到农村,由袁仲贤负责把武器弹药运到堂邑张炉集一带,赵文魁负责疏散居民,军法处长刘佩之为城防司令,聊城县长郑佐衡为副司令,留少数部队担任城防,范出城调集大军,待敌人来时,里外夹攻,予以消灭。13 日上午,又召集司令部和各支队负责人的军事会议,布置了第10 支队堵击大名之敌,第16 支队堵击德州之敌,第3 支队堵击禹城之敌,民军第1 路担任聊(城)济(南)公路和聊城附近军事要点的防务,其他各支队待命。
日军于14 日上午9 时进抵聊城东南李海务。范正命令传令队等跟随出城时,李树椿坐汽车进城,纠缠范留在城内。当敌人迫近城关时,已出城的张霖之、王幼平、姚第鸿、张郁光等,发现范筑先还在城里,即商定由姚第鸿和张郁光回城,“一定要把范老拖出来。”据侥幸逃出的范的秘书田兵回忆:姚、张回去,几次催范出城,李树椿缠住不走,等他乘车出了城,王金祥也以迫截北逃的l 路民军为由逃出城外.紧接着,城被包围,范遂紧急布置城内部队坚决守城范和姚、张身先士卒,同守城官兵一起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人夜,姚、张向范提出坚决冲出去,范以他们都是有为人才,硬冲很不安全,让待援兵,里外策应。直到深夜,城外毫无动静、电话也中断。15 日黎明,敌军由两架飞机配合,猛烈攻城,并以坦克车攻开东门。范率部继续英勇战斗,毙伤大批敌人然终因孤军无援,弹药尽绝,我们的抗战老英雄范筑先将军壮烈殉国,同时殉国的还有优秀的共产党员姚第鸿、张郁光,以及刘佩之、郑佐衡等500 多名守城官兵。
噩耗传出,举国震哀。中共中央《 解放》周刊发表了《 哀悼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社论,高度评价了范筑先的抗战业绩和高风亮节,号召国人继承范的遗志,发扬其祟高的爱国精神。重庆、洛阳等地山东同乡会相继举行追悼大会,朱德、彭德怀、董必武、吴玉章等都送了挽联。朱德、彭德怀的挽联是:“战事方酣,忍看多士丧亡,惟其忠勇;吾挤尚在,势必长期抗战,还我河山。”吴玉章、董必武的挽联是:“三友见精神,松体遒、竹身直,梅花亦自清高,格高气苍,直到岁寒全晚节;一门尽忠义,夫殉职,妻为民,子女都称勇武,顽廉懦立,共纤国难绍遗风。”重庆《新华日报》也发表了社论,并连续以专刊介绍范筑先的生平和鲁西北抗战的实况。外国驻重庆通讯社都有专电报道。
(三)高举团结抗战旗帜坚持鲁西北斗争
日军进占聊城,是回师华北巩固其占领区的计划之一。与此同时,敌人在鲁西北平原加紧进行“扫荡”,临清、武城、恩县、高唐等城相继落入敌手,鲁西北形势重新陷人混乱。逃出聊城的王金祥,得知范筑先战死,立即到张秋镇向李树椿邀功,被提升为第6 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随后公开反共。他指使县公安局长、国民党顽固分子张腾魁于11 月17 日枪杀了莘县县长、共产党员吕世隆,制造了“莘县事件”;继之指使观城国民党顽固分子迫使观城县长、共产党员张舒礼等撤出观城,制造了“观城事件”。27 日,李树椿又命王金祥率第21 支队3000 多人,突然于28 日把我机枪营围到莘县河店,妄图加以消灭。机枪营全体指战员顽强拚杀,教导员潘玉麟等80 多人壮烈牺牲,营长杜守山和3 连连长陈中传率部突出重围。王金祥从此以专员和保安司令的身份,收容第2 、21 、22 、23 等支队,编为第6 、8 、9 保安旅,盘据朝城、范县、寿张、阳谷、观城、莘县一带,与我为敌。
第3 支队司令齐子修趁机收容第19 、29 等支队,编成第7 、11两个保安旅,盘据高唐、清平、博平一带、扩大自己的实力。王来贤的民军1 路,经沈鸿烈、李树椿极力拉拢,被编为第22 保安旅,王任旅长,活动于馆陶、丘县边界。他们虽各有矛盾,但反共是一致的,一时形成了日军和这些反共势力对我夹击的严重形势。
鲁西特委撤到冠县、馆陶后,于11月19 日在冠县召开了第一次紧急会议,张霖之、徐运北等参加,分析了形势,决定了坚持鲁西北敌后抗战,并商定由张维翰代理第6 区行政督察专员和山东第6 区抗日游击司令。12 月7 日,又在馆陶召开第二次紧急会议,张霖之、徐运北、王幼平、袁仲贤、赵伊坪、齐燕铭、张维翰、王化云等参加。会上有的认为形势紧张,为保存主力,应把机枪营拉到大峰山去,依靠山区坚持泰西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徐运北认为,我们在冠、馆、丘有卫河天险,便于与敌人周旋,背靠八路军,情况紧急时可以随时支持,并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是可以坚持的。最后决定机枪营仍留冠、馆、丘一带,在特委领导下,坚持平原游击战争。机枪营在河店受损失后,李树椿、王金祥等在张秋镇召集齐子修、刘冠千、吴连杰等策划,吴连杰部由堂邑北部往南,齐子修部由清平、博平往西,王金祥部集中全力往北,王来贤部从第10 支队背后,四面围攻,妄图一举消灭第10 支队,把共产党挤出鲁西北。特委得知他们这一罪恶阴谋后,及时做了应变准备。
这时,刘伯承、邓小平在南宫县落户张庄召开冀南、鲁西北地区军政干部会议,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议,确定了依靠群众,依靠广大乡村,巩固冀南和鲁西北地区的斗争方针。12 月9 日,在冠县成立了八路军129 师先遣纵队(简称先纵),由李聚奎任司令员兼政委,王幼平任政治部主任,刘致远任参谋长,统一指挥津浦支队、骑兵团和青年纵队第3 团,随后又将卫河支队、博平5 大队、第10 支队第5 团等,先后改编为第1 、2 、3 团。129 师并派386 旅771 团、补充团、1 巧师6 朋团进至馆陶、丘县、冠县一带,由已进至朝城地区的386 旅旅长陈赓统一指挥,帮助鲁西北地区党组织开展工作,支持第10 支队坚持斗争。129 师部队的进入,对鲁西北坚持斗争、创建抗日根据地,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陈赓率部进驻莘县张鲁集一带,使王金祥北犯的阴谋不能得逞。
12 月中旬,特委在馆陶召开会议,陈赓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分析了鲁西北的形势,一致认为,对王金祥等应由政治斗争转为武装斗争,同时认为王来贤部盘据馆、冠、丘抗日根据地的北部东目寨一带,截断了鲁西北与冀南的通道,如不将其歼灭,会使我们腹背受敌。王幼平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大家一致同意,决定先集中力量歼灭王来贤部。对驻临清的第16 支队吉占鳌和驻高唐的齐子修部,则先争取他们在我军集中力量对付王金祥和歼灭王来贤时保持中立。
12 月24 日,我对王来贤部发起总攻,688 团负责解决驻东目寨的王来贤司令部及其2 团,第10 支队负责解决驻尖家(位于临、馆两县交界处)的王部第3 团,经过战斗,其2000 余人被歼,只王来贤带200 余人逃窜这次战斗,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妄图南北夹击第10 支队和切断鲁西北与冀南联系的企图,使鲁西北的形势基本上稳定下来。
第10支队是在与范筑先合作抗战的特殊条件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为纪念范筑先将军,继续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争取其他武装共同抗日,经八路军总部决定命名第10 支队为筑先纵队。1939 年1 月14 口,筑先纵队(由第10 支队及第5 、6 、7 、16 等支队各一部组成)在馆陶正式成立,张维翰任司令,袁仲贤任政治部主任,胡超仑任参谋长,共整编6 个团和1 个独立团。第1团为原第7 支队改编,是王幼平派鲁西良去说服该支队司令吴作修,于1 月24 日改编的。团长吴作修,参谋长鲁西良,政治处主任于笑虹。第2 团是原第10 支队机枪营与李国藻、宋凤歧、王金甲等部改编的。团长刘志远,副团长金维国,主任李福尧.第3 团为原第6 支队改编,是赵健民从内部做工作争取过来的。团长吕福绅,主任武绍文。第4 团是王来贤部被消灭后.由沈兰斋、李延令等收容其残部编成的。团长沈兰斋,副团长辛xx ,参谋长刘海萍,主任李延令。第5 团是原第5 支队改编的。团长荆维德,副团长盛北光,主任孙洪。不久,该团即归八路军129 师先遣纵队建制.第7 团由博平一带地方武装组成团长徐宝珊,主任李健民,后是高境、普修林。独立团是原第10 支队的独立团团长郝国藩,阎兆亨、孙建功、吴新之先后为主任,罗林为参谋长。在卫河以西还成立了卫西3 县军事指挥部,原第11 支队司令牛连文任指挥,张潭为主任,张维德为参谋长,指挥独立团、馆陶县保安大队和地方的几个游击队此外,原计划把馆陶2 区民团千余人改编为第6 团,后因日军占领馆陶而未实现。1939 年l 月15 日,中共北方局根据抗战形势的需要,决定将原鲁西特委、鲁西北特委和泰西特委合并,建立中共鲁西区党委,统一领导这一地区的抗日斗争,张霖之任区党委书记。筑纵在鲁西区党委领导下,以更新的战斗姿态,积极投人了粉碎敌人“扫荡”、保卫根据地的斗争。1939 年2 月10 日,驻威县的日军第10 师团40 联队“扫荡”威县地区,陈赓指挥所部设伏于香城固,毙敌大队长以下200 余人。第2 天日军调集70 辆汽车,2 00O 余人,在飞机配合下,疯狂“扫荡”我威县、临清和冠、馆、丘地区。2 月中旬先后占领临清、馆陶等县城筑纵不断袭扰“扫荡”之敌。2 团陈中民营得知敌军乘汽车从馆陶出发“扫荡”冠县一带时,在冠县杜刘村设伏,当6 辆满载敌军的汽车进人第1连的埋伏阵地时,全连一齐开火,予敌以重创。在日军反复“扫荡”的情况下,1939 年4 月,鲁西区党委和筑纵领导决定,筑纵除保留第7 团和独立团外,其他团都改为以营为单位的战斗队兼工作队,进行分散活动(共改编为5 个营)。4 月下旬,在冠县斜店进行了整编。原2 团1 营改编为第1 营(亦称机枪营),营长杜守山,副营长陈中民,教导员昊新之。原2 团李国藻等部改编为第2 营,营长廖云山,教导员曹王堂。原3 团改编为第3 营,营长赵健民,副营长张文基,教导员沙延孝。原2 团郭子昌的两个连和大峰山曹洪胜独立营的两个连改编为第4 营,营长陈中传,教导员李肇安。原3 团2 营两个连和直属特务连改编为第5 营.营长冯惊涛,教导员周法武.纵队政治部主任袁仲贤调115 师后,史钦璨继任政治部主任,巩固任副主任,朱德崇任副司令。
不久,日军调集聊城莘县、堂邑、馆陶、冠县、临清等地步骑炮混合部队2000 余人,向冠县、馆陶抗口根据地中心地区进行合击,我以营连为单位分散抗击,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当1000 多日军和500 多名 伪军突然进占冠县县城时,3 营在胡超仑和营长赵健民指挥下,派小分队从四面不断袭扰敌人,迫其弃城逃跑。3 营跟踪追击,在韩村东予以打击夜间,又从四面袭击西白塔村的敌人,l 连冲进村内,和敌人展开巷战,迫敌于第2 天逃回莘县。
筑纵曾多次抓住有利时机,主动进攻敌人。3 营毙伤百余日军的陈贯庄战斗就是一次成功的战例。当时,驻冠县城东陈贯庄的3 营l 连,在寨墙周围修了工事,在距地面半米处挖了掩体,并向外挖了枪眼。驻附近小于庄的2 连,也修了工事。中午,日军4000 余人经陈贯庄去桑阿镇,队列中有迫击炮、重机枪和马拉的山炮,最后是40 余辆汽车的轴重队。我们决定打敌人后尾猫重队,如果敌军大队反击,即利用有利地形,予敌重创,天黑后撤退当敌汽车辅重队进人我1连射程时,全连一齐开火,予敌很大杀伤.敌先头部队回头反击,1连利用有利地形,又予敌很大杀伤。当我退人围寨后,敌军以机枪猛烈扫射,我军依托掩体还击。敌军一个军官大摇大摆地往来指挥,特等射手赵小庆一枪将其打倒。敌军在陈贯庄和小于庄的多次进攻都被打退,伤亡很大,黄昏后,我3 营胜利撤出。
1营的桑阿镇战斗,也是依托有利地形,杀伤敌军的成功战例。1939 年初夏的一天早晨,日、伪军四五百人,从北、西、西南3 面包围了1 营驻地桑阿镇。副营长陈中民指挥该营依托有利地形和工事,近距离开火,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战斗整整打了一天,敌军没能突破我军防御。黄昏后,1营撤出桑阿镇。这次战斗打死打伤日,伪军100 余人。
1939 年11 月中旬,八路军129 师邓小平政委在南馆陶附近的秤钩湾,召开先纵、筑纵于部会议,作了坚持坑日斗争和整顿军纪的报告。筑纵遵照邓政委的报告精神,加强教育,整顿纪律,有力地提高了部队的政治觉悟和战斗力。
1940 年1 月6 日,1营驻冠县东南的费集村。次日拂晓,侦知从临清、冠县出动的10OO 余名日伪军已到费集东工5 公里处,各连迅速进人阵地。7 时许,敌人从北、东、东南3 面向我进攻。1 营依托费集围墙坚守。3 连据守在地势较高的小庙,敌军用大炮轰,步兵冲,该连加强排打得十分顽强,打退了敌军数次冲锋。4 连在村东南布成防御阵地,当敌人向村北、村东进攻,1 、3 连处在紧急情况时,4 连连长蔡孝若组织一支30 多人的突击队,从侧面向敌人猛烈射击,杀伤大量敌人。敌人又集中兵力向4 连进攻,在蔡连长指挥下,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减轻了13 连的压力。在最后一次反击中,蔡连长光荣牺牲。中午,全营撤出费集。这次战斗,我伤亡70 余人,歼敌200 余人。
面对日军的反复“扫荡”,筑纵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经常是在敌军合击时,机智灵活地转移到外线,变防御为进攻。如莘县的俎店战斗,日军从聊城、冠县、阳谷、莘县各据点出动,合击我在莘县北活动的2 营,2 营灵活地跳出合击圈,在俎店打击莘县的一股敌人。营长曹王堂指挥部队,从中午战斗到黄昏,敌人不支逃回莘县城。这次战斗,毙伤敌军100 多人,我伤亡30 多人,6 连指导员李永瑞牺牲。
5 营的魏二庄战斗,则是一次包围反包围的成功战例。1939 年12 月中句,5 营驻俎县东蒋庄,先遣纵队有一支部队驻离东蒋庄二三里地的魏二庄,13日拂晓,日军从阳谷、俎县、寿张、聊城等县城出动的四五百人,突然将魏二庄包围。5 营营长冯惊涛闻讯后,马上带全营驰援,配合先纵部队,把敌军堵在魏二庄围子外,经激战,打死打伤敌军100 余人,缴获军用物资一批。
我部队还多次粉碎日伪顽的夹击。如1939 年七、八月间,1 、2 营到庄平、博平、清平地区帮助地方党开辟工作,1 营驻清平县全郝庄大围寨里,2 营驻全郝庄附近一个小村。一天拂晓,临清、夏津的千余名日伪军突然向1 、2 营袭来,两个营同时与敌军交火,从早上一直打到天黑,敌人没能攻破我军的阵地,弃尸逃去。这次战斗,毙敌200 余人,我1 营营长杜守山负伤,2 连指导员唐茂乾壮烈牺牲。
1营转移到清平贾庄休整,第3 天黄昏,突然被顽军齐子修部2000 余人包围各连立即依托土围子抗击。营连指挥员沉着指挥,战士们越打士气越盛,血战1 昼夜,杀伤顽军500 多人。夜幕降临,营长陈中民趁敌人混乱之际,组织机枪齐射,造成反击假象,而后悄悄迅速撤离贾庄。我军撤离后,贾庄枪声仍很激烈,原来齐子修部自己混战了一阵.这次战斗,我以少胜多,是机枪营作战史上光辉的一页。
筑纵还积极帮助地方开展工作,发动群众,争取开明士绅,坚决打击反动地主及其武装,以巩固抗日根据地冠县是当时的中心地区,但该县8 区和北部曾一度为地主武装盘据,8 区地主武装有1000 名人拾,和冠具馆陶日伪军联系密切,对我抗日政府拒交粮税,并拒绝我部队进入。6 区北部西张庄、大柳邵、邢柳邵等村寨,也为地主武装控制。1940 年春.他们竟在唐术寨成立了伪6 区区公所。这年夏天,3 营在了解了唐木寨顽、伪势力的兵力部署和地形情况后,l 、3 连于夜间涉水爬墙进寨,活捉了反动分户区教练,一枪未发就解决了伪区公所。8 区顽固地主头子率七八百人来攻唐木寨,经3 营出击,迫其溃逃到石家寨。不久,这两个区的地主趁馆陶的日军向冠、馆边界‘,扫荡”,又大肆活动,扬言要重建伪6 区区公所;同时威胁倾向抗日政府的村寨跟他们走。反‘’扫荡”之后,3 营4 个连同时占领了大柳邵、邢柳邵,缴枪100 余支、给6 区地主武装以毁灭性扫击,巩固扩大了冠县抗日根据地。
王金祥的专署设在朝城,部队盘据在朝城、阳谷、寿张、范县、莘县观城、淮县一带。该部队积极反共,无恶不作。为消灭王部,1940 年l 月,筑纵与先纵和杨勇独立旅,互相配合,打开了朝城,王金祥率其第6 、8 、9 旅向西南逃窜,我军跟踪追到濮县一带,将其主力第6 旅击溃,其他各部溃散,只王金祥率少数骑兵逃走。从此,我收复了范县、朝城、寿张、濮县、观城等县城,使鲁西北、鲁西南广大地区连成一片。
l940 年春,筑纵参加了讨伐国民党顽军石友三部的战役。3 月4 日,筑纵1 营和先纵骑兵团在金滩镇截击东渡卫河的石友三部,筑纵1 营从东北面攻人金滩镇,多次向顽军冲锋,缴枪数百。天明,石部南窜,我军跟踪追击,又迫使顽军弃观城逃往淮县古云集。筑纵l 营和新4 旅771 团等兄弟部队一起,从东西南北四面同时向古云集顽军发起进攻,激战一昼夜,歼石友三主力一部,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1940 年7 月,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筑纵与先纵合编为八路军129 师新8 旅,旅长张维翰,政委肖永智,副旅长王近山,政治部主任王幼平。从此,这个部队由鲁西北转移到冀南地区活动,参加了著名的“百团人战”,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英勇顽强地粉碎了日军一次次“扫荡”合围,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保卫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先后攻克广平、肥乡、磁县、成安、丘县、鸡泽、南和等县城。解放战争中,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2 野战军第2 纵队第4 旅,参加了上党战役、平汉战役,随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转战冀鲁豫战场,继而挺进大别山,逐鹿中原,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尔后参加渡江作战,进军大西南。建国后,又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做出了新的贡献。
(1988年4月)
(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