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必业:沂蒙军民反“扫荡”(二)
内外线紧密配合反击敌人的“清剿”
敌人合击扑空,即将沂蒙山区划分为4 个“清剿”区:以南墙峪为中心的“北蒙山”区,以孙祖为中心的“西蒙山”区,以铜井、界湖为中心的“东蒙山”区,以诸满为中心的“南蒙山”区,其中又以“西蒙山”区与“北蒙山”区为重点。敌人每“清剿”一地,都挨户搜查我们的地方于部、失散人员和伤员,大肆捕捉壮丁,实行“三光”政策.敌人各据点周围,都有机动兵力,发现我军,立即合击.我们基本区内很多村庄被洗劫空,或被烧成一片废墟。仅在马牧池一村,敌人就3 次纵火,房舍化为灰烬沂南130 户的南寨村被付之一炬,青壮年被抓走80 余人.
为了反击敌人“清剿”,并考虑到我军留在内线作战的部队过于薄弱,根据地会遭受更大损失,由山东分局和115师首长断然决定师部暂不向外线转移,改向沂蒙山中心区挺进同时决定:调山纵第2 旅1 个营、抗大l 分校两个队、蒙山支队l 个大队和分局警卫连也挺进沂蒙山中心区,协同地方武装和民兵反击敌人的“清剿”,坚持根据地里的斗争。
11 月14 口。敌人集中7000 余人的兵力,对山东分局和l15师所在地西蒙山区进行合击。17 日,师首长判断敌人主力在西面,决心出敌不意率部东越临(沂)蒙(阴)公路,进入沂蒙山区。当晚,我们的机关、部队由西向东进发时,正遇敌人的大队人马由北向南,沿临蒙公路运动。我部队、机关即退至路旁的山林中隐蔽,严令全体人员不许高声说话,防止马嘶叫;凡易发出响声的东西,都要采取措施。大队人马虽然挤在一个小山窝里,但万籁无声,人们手握刀枪、棍棒,随时准备战斗。待敌通过,我们迅速由西向东疾进。天亮后,正遇满天大雾,我军如同腾云驾雾般地越过公路,突破了敌人的重围。
山东分局和115 师师部重返沂蒙山区后,立即抽调大批干部分赴各地,加强反击敌人“清剿”斗争的领导。师部直接指挥特务营和山纵第2 旅4 团3 营,在垛庄、旧寨、三角山、绿云山等地,用伏击、袭击、阻击等手段,连续给分散“清剿”的敌人以打击。活动于东西蒙山地区的蒙山支队和抗大1 分校的部队也多次扫击“清剿”的敌人,使敌人不敢轻易离开据点。由于内线部队力量的加强和积极打击敌人,有力地配合了地方武装和民兵的对敌斗争,鼓舞了群众的斗争情绪,逐渐改变了被动的形势。
11 月底,山纵机关进人坦埠一带,山纵第l 旅也转回北沂蒙地区,其中一部插人南沂蒙地区,参加反“清剿”斗争。
在主力部队支持下,根据地的基层政权、地方武装和群众游击小组积极活动,展开了破袭敌据点、公路及反伪化、反捉丁、反抢掠、反搬住敌占区等斗争.群众斗志不断高涨有的实行三空(搬空、藏空、躲空)以对付敌人的“三光”政策。沂水县名党员率领30 余人的游击小组,坚持在卢山、艾山、牧虎山,神出鬼没地打击小股“清剿”的敌人.费县南部的徐庄民兵一直在村周围坚持斗争,阻击出人抱犊固山区的敌人,保证了我南北联络道路的畅通。沂南鲁山后、艾山后等5 个村庄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分散掩护了我们1300 余名伤病员。沂水西五拱桥村长因保存我军大批重要的军用物资,被敌抓去。敌将他3 次投进铡刀,刃破.脖子,逼他交出物资,他宁死不屈,一言未发。蒙山区鞋厂女工,在敌“清剿‘中,带着鞋料,长期居住山洞,坚持军鞋生产。抗日群众的英勇业绩,极大地鼓舞了我主力部队的斗志。
这次反“扫荡”战斗中,l15师特务营和分局特务连的指战员,在保卫机关和与敌作战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特务营,是很值得称赞的。这个营只有3 个连队、2 连是红军连队,特别是1 连,从1930 年起先后为红4 军、红l 军团的特务连,参加过反“围剿”和长征以及直罗镇、平型关等著名战斗,是个功绩卓著的连队。3 连是抗日战争开始时组建的连队。全营3 个连人员充实,武器较为齐整,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班排连都可以独立作战,曾在三角山战斗中,以1 个班坚守阵地,抗击敌人,掩护机关顺利转移。在绿营山战斗中又以全营主力夜袭敌人骑兵部队,给敌人以打击。在这次反“扫荡”中,他们10 天连续作战7 次,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为人民立下了新的战功。
与在内线部队坚持艰苦斗争的同时,我山东地区各部队也都广泛展开打击当面的敌人:教2 旅在滨海区南部多次进行了破袭战;山纵l 旅在鲁南及泰山区多次袭击敌据点,截击向沂蒙山区调运的敌兵;2 旅在滨海区北部攻克临(沂)营〔 县)公路上的小梁家、塔墩、批石头等据点7 处;3 旅在胶济线的张店、周村间多次伏击敌人;4 旅在新泰以东的上门一带阻击配合敌人向我进犯的顽军;5 旅一度袭人烟台,并攻克市郊的4 个据点;鲁南铁道游击队在徐州以北炸毁敌机车l 辆,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这些斗争,都有力地配合了沂蒙山区的反“清剿”斗争。
11 月29 日,山东分局和1 巧师师部先向东蒙山转移的部分人员遭敌合击,机关干部战士在较少的警卫部队的掩护下,按战前组织的机关战斗班、排、连,英勇战斗,分散突出敌人包围,并在突围后迅速集中归回建制。战斗中,省战时工作推动委员会秘书长陈明、山纵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刘子超、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海涛、115 师敌工部副部长王立人等同志以及德国友人希伯同志光荣牺牲,机关中也有干部战士牺牲和负伤,他们以自己的鲜血争取了反“扫荡’的胜利。
12 月4 白,敌人又向瓮城子、大沟、王林一带我军指挥机关合击,我军指挥机关迅速分头向北和西转移,摆脱了敌人。为了保证指挥的安全山东分局和1 巧师首长决定向外线转移,内线斗争由山纵统一指挥。此后,敌人在我内外线密切配合的打击下,被迫据守临时据点,“清剿”计划宣告破产。
乘胜追击恢复和保卫根据地
12 月8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敌人除留6000 余人兵力在沂蒙山区巩固点线、防我反击外,以部分兵力分别向天宝山区和滨海区进行“扫荡”,掩护其主力撤出沂蒙山区。退集费县之敌3000 余人,分9 路合击天宝山西南的常庄、自彦一带。我山东分局、l15师师部及鲁南军区及时安全转移。担任掩护任务的第1 旅3 团,与敌人激战,在苏家固两个连又l 个排顽强地与敌人搏斗,歼敌2 0 O 余人,最后,坚守阵地的30 余名战士,抱敌投崖,壮烈殉国。不久,敌即南撤。山东分局和115 师等领导机关也由天宝山区转往滨海区。任月中旬,临沂的敌人对滨海区进行“扫荡”,遭到我教2 旅和山纵2 旅的内外夹击,遂纷纷撤走。11 、12 日,曹县残敌1 800 余人分路合击马鬃山,撤退时,将山内10 多个村庄全部烧毁。营县西南的渊子崖村群众不甘受敌迫害,奋起自卫,以土炮、土枪英勇抗击敌军夕刃余人的进攻,歼敌近100 人。12 月23 日,敌主力开始分路撤退。我军乘势收复蒋庄、诸满、大桥、马牧池、岸堤、河阳等村镇,至28 日,我们基本恢复了沂蒙山区根据地,历时50 余天的反“扫荡”战役终告结束。
在这次反“扫荡”战役中,我军共作战巧O 余次,歼敌2300 余人,连同邻近各根据地的配合作战,共歼敌4400 余人,攻克据点160 余处。这次战役,我军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军伤亡1400 余人,群众被杀害和抓走1.4 万余人,鲁中根据地面积缩小1/2 但是,我们胜利地粉碎了敌人妄图消灭我山东领导机关和主力军,彻底摧毁我鲁中根据地的计划、井取得了反对敌人毁灭性“扫荡”的重要经验。这一胜利,对于坚持和发展山东的杭日斗争有着重大的意义。
(1987年完稿)
(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