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钟:敌后抗战的开端——忆八路军总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四)
四、首战晋北
先头出发到达晋北原平一线的115 师、120 师主力,按预定部署向冀、察、晋、绥省交界的恒山山脉(31 个县)挺进,准备侧击沿平绥线西进、沿平汉线南进之敌,援助国民党军队的正面作战。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连连败阵,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占领大同后,一部飞速向归绥、包头攻击,打通平绥线,实现其所谓切断中、苏联系之目的,主力则沿同清线南下,向雁门关、茹越口进攻。与此同时,华北的敌军一部则由平绥线东段之宜化、怀来向晋东北追击,占领广灵、沫源后,正向平型关进犯。
据此形势,毛泽东同志及时发出了改变原来部署的指示,这也是总部领导此时所议、所忙的头等大事。毛泽东同志指出,敌人的战略计划是以右翼大迁回姿势企图夺取太原,威胁平汉线上的国民党军队而最后击破之,夺得黄河以北地区,威胁河南、山东之背,而利于最后夺取山东,完成其鲸吞华北5 省之企图。这样,“恒山山脉必为敌军夺取冀察晋3 省之战路中枢”,而阎锡山指挥下的傅作义、杨爱源、刘汝明、汤恩伯各军已失锐气,使我们不能作出这些军队能够在现阵地根本破坏敌人战略计划之结论。因此,过去决定红军全部在恒山山脉创造游击根据地的计划,如依旧执行,“将全部处于敌之战略大迁回中… … 陷人被动地位”。显然,战场情况变化了,必须改变原来的部署。
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为战略上展开于敌人侧翼,籍制敌人进攻太原与继续南下,使晋绥军不过于损失力量,也为我军广泛发动群众创造游击根据地,拟变更原定部署如下:] 20 师转至以警洋山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北地区;115 师以自觉的被动姿态,进入恒山山脉南段活动,129 师开往恒山山脉南端,逐渐展开于太行、太岳两山脉中。
没过几天,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要实行这样的方针,就要战胳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翼侧,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
毛泽东同志所以这样三令五申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因为由国内战争后期的正规战争向此时要进行的游击战争转变,是领导全军在广大的新天地里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崭新课题。总部领导对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方针的领会是深刻的全面的,在基本点上是息息相通的。他们带领全军从实际出发,适时地完成了这个转变,创造了辉煌的战果。
9月22日,总部到达晋北前线,驻五台县城东北的南茹村、东茹村。随营学校在不远的苏子坡村。真是旗开得胜!朱、彭指挥11 剑币主力首战平型关,歼敌工000 多人,打破了所谓“皇军不可战胜分的神话,给在正面防御的晋绥军以有力的配合,给广大抗战军民以有力的鼓舞。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树起了八路军英勇善战的形象。
但敌情仍然十分严重。东面平汉线上的日军已占领保定;沿内长城西进的日军正猛攻繁峙;沿同蒲线南进的日军夺取了朔县,正向代县、雁门关逼进… …
总部在这三面是日军进攻的炮声里,在国民党军队溃败南逃的混乱局面中,稳如泰山,指挥若定。此时,迎着日军的长驱直入,我东北方向有杨成武部,打到了冀察边界,东南方向有王震部,已到达战略要地石家庄附近的平山县;北面、西北面有116 师、120 师的主力在日夜奋战。各部队斗志昂扬,锐不可挡,纷纷传来捷报。平型关战斗一结束,朱总司令即带领一些同志到115 师驻地参加总结此次作战的经验教训。总部机关的工作十分紧张,除了指挥部队向敌人的侧翼、后方挺进外,还天天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贺电、贺信,接待来慰问的各界代表,来采访的新闻记者,来参军的热血青年和知识分子,来请求派人指导和给予援助的抗日团体、义勇军、游击队领导人… 个个忙得不可开交。
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八路军总部于g 月21 日、25 日,先后对各师、各旅、各团发出指示和训令,要求部队以机动灵活的袭击消灭敌人小部的同时,立即在我军所到之处,独立自主地担负起群众工作,在战区的村庄城镇取消苛捐杂税,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没收汉奸和日本帝国主义财产分给抗日人民和抗日军人家属;动员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对于各部队进行群众工作的负责区域,总部有明确划分:115 师在沫源、灵丘以南,五台、盂县以东,灵寿、曲阳以西的晋察冀3 省边界地区。玲。师主力于左云、清水河、保德、宁武、平鲁等晋西北地区,该师359 旅(1 个团)于柏兰镇、定裹以南,孟县、井径以北,平山县以西地区,129 师的顶定地区在正太铁路以南。总部明确要求,全军每个指战员要利用一切机会宜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纲领;在地方工作中,要吸收进步分子首先是工农分子加人中国共产党,培养他们成为联系群众斗争的骨干。
任弼时同志召集会议传达、部署了上述任务。朱德、彭德怀同志以身作则,每到一地就召开群众大会,出席讲演,宜传八路军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方针,指明保卫山西,保卫华北的正确道路。在太原,彭德怀同志举行记者招待会。把平型关战斗缴获的战利品分给他们作纪念,有力地扩大了我军的政治影响。在五台县城的群众大会上,彭德怀同志的讲演,气壮山河,振奋人心。他说,日本军队每占我们一座城池,就是陷人人民的一层包围。华北每个不当亡国奴的人都是一颗炸弹,日本人吞下去是会炸死他自己的工这些话,对鼓舞群众拿起武器打游击战起了很大作用。五台县短短几天就成立了4 支游击队。朱总司令有时也出席群众大会,还常和群众交谈,他的艰苦朴素作风,待人和蔼可亲的态度,本身就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南茹村的街头、胡同口、打谷场上,都有他和群众拉家常的身影。在处理军机大事的空隙,他还参加了培养青年积极分子人党和建立村党支部的工作。
按照总部要求,民运部派出王逸群、洪水、胡开明、罗亦军等一批同志,在繁峙、代县以南,同蒲路以东广大农村,展开群众工作。他们和当地的党员赵鹏飞、朱卫华、李力安等同志一起,到各县、区、村建立战地动员委员会,,组织自卫军、担架队、运输队,支援部队作战,收容友军债散人员,保护群众利益,安定社会秩序,受到人民赞扬。随后,王逸群同志负责建立了中共晋东北特委,并调来咀籍山西原平的红军将领赵尔陆同志,率总部特务团的两个连,组成晋东北游击司令部。部队很快发展起来,转而在聂荣臻同志领导下,参加了创建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 晋察冀边区的伟大斗争,成为晋察冀的第2 军分区,同聂荣臻同志直接指挥下到达察南、平西的杨成武部建立的第1 军分区,联在一起,互为依托,在平山县以西,是359 旅旅长王震同志直接率领的l 个团。王震同志向来作战机智、果断,这次上得前线更是主动、勇猛,一直插到了平山。他们按总部要求在正太路以北开辟广大地区,随后便成了晋察冀的第4 军分区。
平型关战斗后,罗荣桓同志率领115 师政治部到阜平一带开展群众工作。10 月10 日,敌人刚刚占领石家庄,我骑兵营即攻克了曲阳县城。罗荣桓同志派民运部长播振武同志去当了县长,和他同去的还有宣传队的10 余个同志。他们团结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组织起动员委员会、抗敌后援会,发动了成千上万群众,把日军在曲阳兵站囤集的大批物资,全部运到了阜平。那几天里,从曲阳到阜平50 多公里的公路上,满是挑担子的、抬箱子的运输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极大地振奋了敌后军民的抗战热情。与此同时,阜平县已组织起400 多人的“抗日义勇军气至10 月中旬,阜平各区和邻近的行唐、曲阳等县,也组织了“抗日义勇军”, 总数达2000 多人。按聂荣臻同志的指示,义勇军编成3 个大队,为建立晋察冀第3 军分区打下了基础。
在此期间,朱、彭、任,邓等总部领导同志,曾找王平、刘秀峰同志谈话,按北方局决定,要他们和李葆华同志一起去阜平,组成晋察冀临时省委,统一领导3 省边界各县的工作,并积极向冀中平原发展。这样,在八路军到达前线后的短短时刻,从平绥线到正太线之间的广大国土上,便燃起了熊熊的杭战烈火,“晋察冀”这块巨大而坚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战烈火中骤然崛起了l
在此之前,9月28日,总部即指示120 师的宋时轮支队,向日军占领的怀仁、左云,大同地区挺进。他们首战井坪镇告捷,鼓舞煤区工人、群众组织起来猛打游击战,在同蒲路北段西侧开辟了籍制敌人南进的战场。(未完待续)
(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由于我军在晋察冀绥4 省边界连战告捷,发展迅猛,促使国民党政府和阎锡山下决心进行忻口战役。在忻口战役的20 多天中,我115 师和120 师主力在敌人侧翼和藻运后方,作战40 多次,收复县城10 多座,一克再克平型关、团城口、雁门关,伏击敌人的运输部队,切断敌人的交通线,使得敌人增援受阻,供应困难,有力地援助了友军的正面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