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八路军口述

赵守福、于化虎:海阳地雷战(一)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省海阳县的地雷战威震敌胆,闻名中外,为取得胶东抗战的胜利建立了功勋。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海阳的铁西瓜,
威名传天下。
今天炸,明天炸;
今年炸,明年炸,
轰轰轰,
直把那日军,打发回“老家”!


        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歌,心中就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和喜悦,情不自禁地联想起抗日战争时期大摆地雷阵的一件件往事… …
        1940 年农历正月初五,人们刚刚吃了“送年”饺子,大人小孩正忙着梳洗打扮到亲戚家拜年,突然传来一个消息:日本兵打进来了!
        此时,盘据海阳县的国民党顽固派秦毓堂、丁绰亭部及其爪牙,在日军进攻面前吓得丧魂落魄,一枪没放,拉腿就跑。日军很快占领了行村、大山所、鲁古埠和风城等沿海村庄,疯狂实行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西野口村358 间房子被烧毁218 间;赵幢村一次被日伪军掠走粮食2 万斤,钱2 万元,被子80 余床;人侵海阳的当天,500 多名日伪军闯人战场泊村,杀害群众73 人,制造了“战场泊渗案”;第2 天清晨,一群日军又窜到海阳东乡霞河头村,将村民押解到东围子门外,用刺刀刺死19 人,刺成重伤10 余人。海阳人民陷人水深火热之中。
        日军的暴行激起了海阳人民的反抗.县委遵照东海地委指示,发动群众积极组织各种伉日武装被日军蹂糟的村庄纷纷成立起青抗先、青妇队、职工会.农民自卫团、儿童团等抗日救国团体,赵幢、文山后、西小滩、瑞宇、纪家店、答帚奋、亭儿崖、槐树底、摆架岭等村庄分布在青(岛)烟(台)公路两侧,距敌据点近,人民群众受害最深,抗日也最坚决。他们凭着熟悉地形,神出鬼没地在日军眼皮底下活动起来民兵们拿起上枪土炮、大刀、长矛,积极开展“ 反封锁”、“反资敌”、反“扫荡”活动,贴标语、撒传单、割电线、偷武器、捉伪军,打“麻雀战”,搞得日伪军神魂不安,最使他们闻风丧胆的则是“地雷战”。
        1943 年春天,在保卫麦收的战斗中,瑞宇村民兵队长于凤鸣把两颗12 . 5 公斤重的大地雷埋在青(岛)威(海)公路上,炸中了由行村出动的5 个日本兵,消息传开,邻村民兵交口称赞,摩拳擦掌地说:‘啥时候我们也弄几个地雷,叫鬼子尝尝‘铁西瓜’的味道!’这年秋天,赵瞳村民兵队长赵同伦到区上开会,武委会主任托看两颗地雷说:“这家伙很厉害,一炸一大片,谁要?”不等别人答话,赵同伦跳到台子上,把两颗地雷抱了去.回村后,他马上找赵守福、赵乾江、赵新瑞等民兵骨干一起研究埋地雷的方法,琢磨使用地雷的“道道”,朝思暮盼亲手炸死一片口军.开始,他们在大道上挖个深坑,把地雷放进去,伪装好。敌人的马蹄子踏上了,但不爆炸。等日军走过去,赵守福和赵同伦把地雷起出来.分析不爆炸的原因,原来是雷埋得太深。于是他们研究改进了埋雷方法。一天,行村据点里窜出200 多个日伪军到寨头一带抢粮食。赵瞳民兵枯计日伪军下午要顺原路返回据点,便提前来到村西南山枣埠顶,在通往行村的道上埋下两颗绊雷.下午两点多钟,日伪军带着抢来的粮食和猪、羊等物得意洋洋地往回走,刚到山枣埠顶端,只听“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一个日本兵踏响了石磊里那颗地雷,四五个敌人飞上了半天空。后面的日军慌忙向东跑,地瓜地里那颗地雷又被绊响,炸倒了七八个。事后,区委书记宋金民特意赶来祝贺,说:“你们炸得好哇,今后要想方设法让地雷遍地开花,叫敌人寸步难行”民兵们当即要求上级多发几颗地雷,区委书记说:“现在我们的兵工厂条件差,一时难以大量生产地雷,大家要开动脑筋自己想法解决。”赵守福和他的战友们根据放炮打石头的原理,很快研制出一颗石雷,经过试爆,效果很好。此后,民兵们就地取材,在石头上凿上圆洞,填进炸药,安上导火索,制成拉雷、绊雷、滚雷等各种石雷杀伤敌人。
        与此同时,其他村庄的民兵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了“地雷战”。文山后民兵队长于化虎,1943 年夏天被派到胶东军区独立营学习埋地雷技术,并带回两颗地雷。我们组织民兵埋了几次,都因日伪军行动路线没有摸清,未能奏效。后来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日军“扫荡”不断变换行动路线,去的时候排着长队走大道显威风,回来的时候分成小股,鬼鬼祟祟地绕山爬岭。掌握了敌人的行动规律,我们便选择地形,巧埋地雷,深秋的一天,行村的日军到寨头、小纪一带“扫荡”,我们就在文山后西面野虎岭上巧妙地埋下了3 颗地雷,然后隐蔽在树林里,观望等待。日头平西的时候,“扫荡”的口伪军从小纪方向转回来,走到文山后村分成3 股朝野虎岭爬去,刚到后坡,便踏响了一颗地雷,四五个日军坐了“上飞机”。民兵们站在山头高兴地大喊;“喂,吃西瓜要留下西瓜钱呀!”日军慌乱成一团,当官的一看山上有民兵,急忙盼咐士兵向前追赶,走不多远,“轰”地一响,又有几个倒了下去敌人不敢再追,那个当官的就叫士兵到赵瞳村下门板抬尸,抬尸的敌人走到山坡前,又被第3 颗地雷炸死炸伤七八个,其余的吓得心惊胆战,丢盔弃甲逃回据点,好长时间不敢出来。
        小滩村的女民兵孙玉敏,当时是个16 岁的小姑娘,别看她身体瘦弱,貌不惊人,打日伪军可是个“机灵鬼”.她常说:“要想多杀敌,役有点于不行!”她和姐妹们见日军经常通过小滩村东的石板桥到外地“扫荡”,就开动脑筋在石板桥上作文章,把原来的石板桥加以改造,使桥石间的距离加宽,走起来格外费力,然后把地雷埋在桥头上一大,一长串日伪军来到桥边,前边的拖拖沓沓走得很慢,后边的拥挤在一起,“叽哩哇啦”直嚷嚷。民兵们抓住时机牵动雷弦,一下子炸死炸伤9 个。消息传开,周围的群众没有不翘大拇指的。
坐落在小纪北边一道山奋朝阳坡上的摆架岭,槐树底、亭儿崖、管帚奋、纪家店5 个村庄,结成了一道坚如磐石的联防线,用土枪、土炮、石雷,不仅打退了伪军赵保原的多次侵犯,而且把日军打得屁滚尿流,寸步难行,成为闻名全省的“五虎村”当时,整个海阳县都这样唱:

张老山,李老大,
埋好地雷把敌杀
日军来了弦一拉,
“西瓜”眨眼开了花。
轰轰轰,
打得敌人丢盔弃甲,连声叫妈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