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八路军口述

赵守福、于化虎:海阳地雷战(二)

        一时间,地雷热掀起来了,全县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几乎村村都自制地雷,不仅造出了大批石雷,还进一步研制出了铁雷。铁雷是先用木头做成模型,中间装上沙袋,将熔化的铁水倒进模子里,冷却后掏出沙子,装上炸药,安上雷管和导火索就成了。经过试验,效果跟上级发的差不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各村的民兵很快掌握了制造铁雷的技术。造出了石雷、铁雷之后,文山后村的民兵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又创造出一种飞行爆炸雷,由大雷引爆小雷,大老远就飞过去,追着日伪军的屁股炸。他们还在雷坑里埋上石子、铜片、碎锅铁之类的东西,大大增强了杀伤力。赵瞳村的民兵发明了一种空中绊雷,挂在敌人必经路的树权上,单炸日军的指挥官和骑兵。此后,大家进一步开动脑筋,发明创造,使地雷的品种不断增多,由开始的拉雷1 踏雷、绊雷,发展到头发丝雷、水雷、标语雷、飞行雷等30 多种;埋雷的方法也不断改进,由预埋待炸法发展到引诱、激怒、诱逼、飞行等爆炸法石由单一布雷发展到大摆地雷阵。同时,民兵们还在敌人据点里暗设耳目,掌握情报,提前在大小路口、山坡、树林、河套、瓜田、菜园里埋上地雷,甚至连住户的台阶下、水桶底部、衣箱里都装有地雷,敌人走到哪里哪里有雷声,吓得风声鹤峡,草木皆兵。
        为了对付地雷,狡猾的日军想出了鬼点子。1943 年秋后的一天,行村的日军要抢粮食,便从驻地抓来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牵着牲口在前边踏雷开路,日伪军畏缩在后面,妄图达到既能保住性命又能抢到粮食的目的。见到这幅情景,民兵们又气又急,为了不伤害群众,只得强压心中的怒火不拉预埋的地雷。敌人见阴谋得逞,洋洋自得。第2 天又故伎重演。哪知民兵们连夜想出对策,发明了一种长藤雷。等前面的群众走过雷区以后.埋伏在旁边的民兵迅速扯动长线,随着几声巨响,后面的敌人一个个被炸得血肉横飞。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日伪军,在县、区武委会的领导下,整个海阳县村与村结成了联防,形成无数道防线。有一次行村的日军到小纪一带“扫荡”,赵嶂、文山后和瑞宇联合行动,村村布下地雷阵,敌人返回时全部炸响了。“五虎村”实行联防以后,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1943 年5 月9 日上午,一小股日伪军耀武扬威地闯进“五虎村”。“五虎村”的联防队员堵住山头,敌人刚刚爬到半山腰,民兵纪云纲埋的两颗夹子雷便“轰轰”两声开了花,四五个日军丧了命,其余的狼狈逃窜。隔了10天,日伪军再次出动,妄图报复.哪知民兵们提前上了山,凭着熟悉地形和松林的掩护,分成5 个战斗分队轮换跟敌人交锋。这个队打一阵转出去,另一队接火继续打,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最后四面合围,把敌人扫了个落花流水。
        日伪军连遭打击,兵力损伤很大,不得不把原来分散在各地的兵力全部集中于行村据点,筑起高墙,挖深壕沟,拉上挂铃档的铁丝网,龟缩在据点里,强迫周围村庄的老百姓往里面送给养为了把敌人引出据点加以歼灭,民兵骨干们就深人到东山、鹏化庄、南泊子等村,教育发动群众卡断敌人的供给,并组织那里的民兵建立武装,教会他们埋雷方法。据点里的敌人断了粮草,只好用汽车从青岛往这里运输,民兵们便在赵瞳村西的青威公路上埋下儿颗丁字雷。敌人运粮汽车刚开到那里,只听“轰”一声,跑在前面的1 辆汽车立刻瘫痪了,司机见了阎王;其余的3 辆汽车掉过头来慌忙逃走。民兵们一拥而上,把汽车上的大米、白面全部卸下来交给区委,敌人见陆运不成,又改从海上运送,轮船开到何家以南的海面,那儿没有码头,船靠不上岸,日军便吩咐伪军下水扛粮。我们摸清了敌人扛粮的往返路线,提前把水雷埋在敌人返回的路上,待伪军扛着粮食靠近岸边时,水下的连环雷一齐爆炸,伪军们纷纷倒毙水中,民兵们乘机把粮食搬走日军饿急了就改用飞机空投食品,飞机飞高了怕投不准,飞低了怕我们揍它,投了三四次只丢进西寺,日军那里一包罐头,其余的全丢在围墙外边,成了我们的战利品。1944 年夏天,我们得到消息;日军将从青岛用汽车运兵配合行村据点向我解放区反扑。常言道:打蛇打七寸。如果不把青岛来的日军威风打下去,他们就会为所欲为。一大,文山后的民兵队长脱掉衣服、用黑泥抹遍全身,把两颗地雷套在脖子上,一只手抓着一颗.四颗地雷重50 多公斤,压得他喘不过气,但他咬牙坚持着,在夜幕的掩护下摸近敌人据点。不一会儿,日军从穴坊下了车,排着队进了围墙门。他不慌不忙地尾随着跟了进去,趁着敌人点名的机会闪进厕所藏起来,等敌人熄灯睡下以后,他悄悄地来到操场用刺刀挖好坑,熟练地埋下4 颗地雷,然后翻过高墙,跃过壕沟,用钳子剪断了铁丝网.顺利返回村庄。第2 天9 点多钟,敌人整队集合,4 颗地雷接连爆炸,黑烟腾空而起民兵们站在高处亲眼看到30 多个日军被炸倒了,心里乐开了花。
        我民兵爆炸队和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密切协同,对各据点周围的敌人实行封锁、围困、袭击,并展开张大的政治攻势,致使敌人恐慌不安,一片棍乱,一连数日不敢出动为了控制残局,L1 军便把行村的4 个围墙门堵死3 个,只留下l 个南门进出,并在南门旁边设了个登记所。所长崔国英外号“大麻子”,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坏家伙,凡是从南门进出的人,稍不顺眼,轻则拳打脚踢,重则关进监狱治罪民兵们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决定除掉这个罪恶累累的家伙。一夭深夜,赵幢民兵掩护一名埋雷能手带着4 颗地雷来到行村据点附近,用泥土涂抹全身,然后携雷甸旬前进。先在东南角碉堡下边的门口埋下1 颗地雷;又顺着壕沟爬到南门外的围门下埋了l 颗;然后爬到登记所,一看门锁着,便撬开木误窗跳进屋里,先拴了1 个开门雷,最后把1 颗地雷放进了大麻子办公室的废纸筐里,雷弦拴在椅子腿上,然后从容不迫地顺原路返回。第2 天早晨,敌人开围门,“轰”地吃了个开门炸。碉堡上面的敌人听到响声慌忙下来询问情况,脚没站稳就给报销了。大麻子担心皇军找到算账,惊魂未定就赶到登记所,准备严查行人,立功赎罪,哪知刚一推门,就被炸倒在地,脑袋开了花。儿个伪军战战兢兢地进来收尸,又弄响了废纸筐里那颗地雷,转眼之间也成了死鬼。
        1945 年3 月28 日,盘据青岛的日军纠集3000 多兵力卷土重来,进行报复性“扫荡”,先后在东索格庄、西索格庄、北索格庄、东野口、西野口、孙家介、奋里等村庄设「据点,企图控制海阳境内的青威公路和这一带沿海海面,进行垂死挣扎。他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是腥风血雨,制造了400 平方公里的“无人区”。
        在县委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全县人民紧急动员起来,造成强大的声势,给敌人以致命打击。一天,敌人杀气腾腾地闯进赵瞳,隐蔽在村口的民兵迅速闪出,挂好雷弦,然后向村内转移诱敌上钩。不大一会儿,村头的夹子雷、连环雷一齐开了花,五六个敌人应声倒下,其余的连滚带爬,四散逃命,慌乱中又踏响了儿个人地雷,刹那间,硝烟滚滚,尸横遍地,剩下几个丧魂落魄地趴在地上连口大气也不敢喘。民兵们对准他们就是一阵土枪,那个骑马的日本军宫象输红了眼的赌棍,“哇啦哇啦”地狂叫几声,抽出洋刀,逼着唆罗门向村里追赶。民兵们进村后分片挂好雷弦,故意在100 米远的地方暴露一下目标,敌军官一见人影拍马就追,刚到牌坊下边,一声巨响,特大的箱子雷正好在马肚子下开了花,大洋马和日军军官倒毙在血泊中,另外三四个日军也一块上了西天。事后,赵瞳民兵把马肉分送邻村的民兵,连10 公里外的“五虎村”的民兵也吃到了他们送去的马肉,大伙说:“马肉又香又鲜!今后我们也要炸儿匹东洋马吃吃!"
         5月26日上午,盘据索格庄的日伪军遭到我主力部队强袭之后,分3 路向南逃窜。文山后村民兵立即在敌人必经的路口预埋了20 多颗地雷。下午3 时许,从西北汪格庄过来200 多个伪军,刚到文山后村西,就一连踏响了3颗地雷,死的躺在地上挺尸,活的吓得不敢动弹。不一会儿,200 多个日军从瑞宇窜来。他们拿出“武士道”精神,气势汹汹地朝村里闯去、哪知刚到村西北角就踏响了1 颗地雷。他们不肯罢休,硬着头皮继续往村里钻,很快进了雷区,顿时响声四起,震天动地,吓得敌人六神无主,朝着空中放了几枪,便翻山越岭逃窜了。打这以后,文山后村的民兵更加坚定了斗争信心,男民兵向女民兵传授埋雷技术,年轻人向老人传授埋雷方法,全村人人都争当埋雷能手。赵石奎和他爱人刘淑花,还有他弟弟,全家人先后爆炸4 个地雷,成为“模范爆炸家庭”。村里的儿童于希水也爆炸4 颗地雷,孙家添,介里.文山后.赵幢4 个村,8 天爆炸地雷103 颗,炸死炸伤日伪军230 余名,女英雄孙玉敏的家乡小滩村,地雷战开展得轰轰烈烈。(未完待续)

        (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