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八路军口述

92岁女兵:抗战中我把情报藏在辫子里带给八路军

 

        “想起那段跟日本鬼子迂回战斗,送情报的日子,我的心就扑通扑通地跳。”胶州市胶北街道办事处柏兰村92岁的抗战老兵王秀芝激动地说。

        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见到王秀芝老人时,被她十足的精神头和干净利索劲儿所吸引。虽然脸上布满褶皱,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说话铿锵有力。

乔装打扮巧送情报

        1925年,王秀芝生于胶县蔡家寺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她14岁时,母亲不幸去世,留下一个大她两岁的姐姐,和一个小她6岁的弟弟。姐弟三人与父亲相依为命,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饱受战争之苦。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难的一年,日军对八路军“五一”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敌后根据地也遭受极大损失,胶县的地下党组织,坚持与敌人作斗争,并努力发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来。“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阴历7月15日鬼节,姐姐神秘地将我领到村西头大院内,问我愿不愿意跟着打鬼子干革命。我说,那当然愿意。接着一下子出来好几个人跟我握手。”就这样,年仅17岁的王秀芝在姐姐和另一位党员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要照顾年幼的弟弟,王秀芝被安排在南梁家屯、北梁家屯、宋家屯、闫家屯四个附近的村庄秘密传送情报。

        从所在的敌后工作站到下辖的几个情报点送信,王秀芝每次都要经过敌人的几个哨卡,穿梭往来于敌人的眼皮底下。

        第一次送情报,王秀芝按照队长的指示,买了几块点心放在篮子里,把需要传送的情报藏在篮子里。路上,她既紧张又害怕,生怕遇到日本兵,生怕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打乱组织的计划,给组织造成损失。她心里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要怕!不要怕!脑子里温习着出门前老同志嘱咐她的话:“遇到鬼子,就说要去隔壁闫家屯探亲。”

        路过闫家屯哨卡时,果然遭到了伪军的盘查:“上哪儿去?”“走亲戚,带的点心,老总你吃块吧。”说这话时,王秀芝心里吓坏了。伪军抢了几块点心把她放走了。走出去好远,王秀芝才敢大口喘气。其实之前她已经练习过好多遍,去闫家屯哪家亲戚,门牌号多少,姓名都一一熟记。就这样,她紧紧地挎着放情报的小篮子,安全地完成了第一次任务。

       (时间:2017年03月25日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