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八路军口述

武警工程大学学员病床前给百岁抗战老兵唱军歌 感动人心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8月1日,陕西省友谊医院的病房里传来嘹亮的军歌,武警工程大学学员二大队大队长卫建平、教员蒲元领着12名学员,给病床上的百岁抗战老兵赵魁华唱起解放军军歌,老人激动得嘴张了又张,双手合十表示谢意。

  赵魁元是河北阜平县人,出生于1919年,1938年2月即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年参军,历经多场战役,从死人堆里幸存下来。1939年在杨成武将军的带领下,赵魁华参加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也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击毙了日本中将阿部规秀。

  两个月前,赵老不慎摔倒受伤住进了医院,虽然只能卧床,人也极瘦,但精神不错。“知道老兵慰问团来看你,你高兴不?”儿子赵宝林贴近赵老左耳边大声说,父亲精神不错,饭量也好,就是听不清,只左耳能听见。病床上的赵老穿起了军装,胸前数枚勋章诉说着老人过去的事迹。

      得知病房有位百岁抗战老兵,隔壁的病友也一起来祝贺老人八一建军节快乐,“都一百岁了,还参加过抗战,厉害。”隔壁病房一位女士竖起大拇指,要和赵老合影。唱完军歌官兵们整齐地敬军礼。只听赵老嘴中喃喃地,似乎还在唱刚才的军歌,“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看到这么多军人来慰问自己,赵老脸上也挂起笑容。

  武警工程大学教员浦元拉着赵老的手向学员们讲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事迹,着重介绍了赵魁华老人参加的战役黄土岭战斗。“今天是建军节,我们自发地来看望,也让学员从前辈身上学习不屈的精神。”蒲元熟悉赵老的事迹,说起曾听赵老说起的打仗时没有弹药,就把鞭炮放到空的汽油桶里,袭扰日军的事。

  赵宝林说,他曾问过父亲当年入伍的原因,父亲说亲眼目睹姐夫被日军杀害,家仇国恨无法平复,19岁的他决定参加八路军,成为晋察冀根据地的一名战士。“就是为了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就是为了报仇。”赵宝林说,父亲参军的原因就是这么朴素而有力。

      “母亲和父亲是1950年相识的,当时父亲回老家探亲,妇救会安排了父母见面,母亲比父亲小十多岁,结婚后母亲随军生下了自己和妹妹。”赵宝林说,一想到父亲这辈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就越发对父亲崇敬。1970年,赵宝林参军到部队,妹妹最后也嫁给了军人,是一名军嫂。

  据了解,除了探望赵魁华老人,他们还要探望90岁抗战时担任八路军太行军区野战医院卫生员的邓永顺老人,91岁抗战时参加八路军鲁南军区的曹传芳老人,85岁参加抗美援朝,担任志愿军总部医院卫生员的肖邦秀老人。

  (时间:2019年8月1日   来源:华商报    记者:李婧  实习生:张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