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八路军口述

巩义94岁抗战老兵喜看国庆大阅兵:强国必须强军

  “看这队形多整齐,多气派!特别激动,特别自豪。”10月1日一大早,巩义市94岁的抗战老兵田又生就穿好军装,佩戴好勋章,端正地坐到了电视机前,观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的直播。

  “看到阅兵式上这么多先进的武器装备,感到我们的国防力量越来越强大,军队装备越来越现代化了,这样才能不受人欺辱,才能保家卫国,才能维护和平。所以,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才能安邦!”田又生激动地说。观看阅兵式时,田又生神情肃穆地盯着电视机,生怕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过去的武器怎么能和现在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过去我们的国家不会制造武器,打仗用的小米加步枪都是从敌人手中夺过来的。现在我们能自主研发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生动诠释了新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的伟大历程。”田又生感叹地说道。

  田又生1925年出生于巩义市涉村镇北庄村,15岁在巩义市(原巩县)参加革命道路,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位于巩县抗日二区武委会主任。他发展党员、组建农会、扩大民兵、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当年,田又生统治巩县的国民党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在一次被捕后,田又生禁受住了严刑拷打,并利用熟悉的地形逃了出去,最后辗转多地到延安找到了党组织。田又生脱险后,还多次深入敌军内部,从事危险的策反工作。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授予他“人民功臣”的光荣称号。据了解,在革命战争年代,田又生出生入死,先后经历大小战斗100多场。

  “我不怕死,但我不想白白去等死,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逃出去,继续同敌人斗争。”作为一名老英雄,谈起当年浴血奋战的战斗生涯,田又生永生难忘。田又生说:“我原来的名字叫‘康荣福’,为纪念我大难不死,中央组织部就把我原来的名字改成了现在的‘田又生’。”

  新中国成立后,响应党的号召,田又生参加了解放西藏的工作,并留在当时条件艰苦的西藏工作,任西藏民族学院政治系副主任等职。返回河南后,田又生从河南储备物资管理局离休。

  作为一名在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革命老兵,田又生一直都在致力于传承红色精神,让红色精神打动后代人。从参加革命时受伤到后来拄起双拐,73年来,田又生先后到机关、厂矿、企业、农村、中小学校及部队为红色人物代言、讲红色故事,做红色精神报告近千余场次,足迹遍及陕西、西藏、河南等地。“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如果我们的下一代都不知道在巩义大地有过这样悲壮的历史,那就无法真正地爱家和爱国。现在我年纪大了,还有机会和年轻人讲述过去,我感到激动和自豪,要让他们知道,是那些无数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行程万里,不能忘来路,饮水思源,更不能忘了初心。没有革命先烈的前仆后继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田又生坚定地说,“今天的青年人生活在繁荣昌盛的新时代是幸运的,更应该铭记历史,用实际行动传承好红色基因,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坚持把红色故事讲给后人,把红色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时间:2019年10月1日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何可    通讯员:刘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