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八路军口述

92岁的抗战老兵宋福才过了个别样“六一”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但当天有一位老人,过了一个特别的“六一”,他就是92岁的抗战老兵宋福才。1日9时许,在太原市滨河东路馨和佳苑宋福才的家中,歌声飘扬,拍照声和闪光灯不断,前来的人们都给老人送上祝福。

  同是龙吟诗社的张福清给写诗送祝福,“女包公”李学花给送来放心肉,太原市非遗传承人、山西好人陈勇还特意带来修脚的工具,给宋福才修脚。同时,公园路小学和晋安小学的十余位小学生送来营养品,给宋福才戴上红领巾,陪他一起欢度儿童节。

  现场气氛热烈 歌声不断

  9时许,在宋福才家中,来看望老人的人们有的是山西·省城学雷锋志愿服务总团的,有的是龙吟诗社的,还有骑行协会和其他各行各业的人员,包括山西检察院驻村书记任锐、逛街直播董事长刘忠河、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韩永红以及多个艺术团、舞蹈团等。

  来自公园路小学、晋安小学的十余名小学生给宋福才老人戴上了红领巾。在桌上,有一首宋福才刚刚写的一首诗:迎贵宾喜鹊闹榆槐,恭迎贵宾来。欢庆儿童节,演艺畅胸怀。在客厅有多幅照片组成的宣传册,记录了宋福才老人的很多事迹。其中,有他的龙吟诗社,还有他参加各种革命活动时所作的诗词。

  李学花给宋福才老人带来了整整一盒放心肉。宋福才老人称赞李学花为“先生”,还专门作了一首诗送给她,表达对这位“女包公”的敬意。

  张福清今年70多岁,既是诗社成员,又是骑行协会的成员,跟宋福才是老哥们儿,专门给宋福才写了一首诗:儿童节日大家欢,翁妪相约共叙天。回忆红巾书壮志,喜瞧暮岁获甘甜。

  现场情绪高涨,学雷锋服务团的团长王素娟带着大家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革命歌曲。

  王素娟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本来5月26日,他们就有队员来看望宋福才老人,当时老人提议,“能不能今年的六一、七一和八一,你们都来看看我?”所以,他们回去就组织了这次活动,很多人知道了都积极联系她,人也越来越多,尤其还有小学生们,难得有机会受到这样的红色教育。

  给小学生讲抗日与和平建设故事

  很多小学生听了宋福才老兵讲述抗战过程,深受感动。1928年,宋福才出生在沁水县的一个小山村,15岁就是民兵队长,带着民兵打击日寇,1944年,年仅16岁的宋福才参军入伍,保卫家乡。

  当时武器落后,民兵开始用木棒、红缨枪、大刀、弹弓等武器对付敌人,县武委会也发了一些土造的手榴弹,还有两支老套筒步枪和十来发子弹。

  “武器不够,我们就自己动手制造土枪、土炮和石雷”,宋福才说,他在当学徒工时,学会了木工,便带领大家制作榆木炮。他找来坚硬的榆树桩,从中间由上到下锯成两半,把树心挖空,里面装上火药三四斤,再装上玻璃碴、铁砂和石子,后面引上火药引捻,然后合在一起,用铁丝箍紧,便制成了特殊的树桩式土炮。强大的威力,令敌人闻风丧胆,也大大增加了民兵和村民们对敌斗争的信心。

  回忆抗日战争,宋福才说:“我和战友们从来没把流血牺牲当作一回事。”据悉,他还有个哥哥,也是老革命,哥儿俩一起参加革命的故事在沁水县传为美谈。

  1961年,他参加海军兵工厂的建设,当时只有3名干部,20名士兵,一把锤子、一把钳子,几乎是白手起家。2011年,他还参加了这个兵工厂60周年的活动,宋福才老人拿出当时的照片感慨万千,说到激动的地方,不禁热泪盈眶。其中,建设的艰辛,只有他心中最明白。

  “可以说,我有苦难的童年,战斗的青年,光荣的中年和快乐的晚年。”宋福才说,如果身体允许,他还希望2021年参加他所建设的海军兵工厂的70周年活动。

  公园路小学和晋安小学的几位小学生听了宋爷爷的抗战和建设的故事,深受感染,他们都说,要把宋爷爷的故事讲给班里同学们听,带头好好学习,不辜负宋爷爷这辈人的努力。

  他创建诗社、搞骑行、参加公益演出

  离休后的宋福才有很多兴趣爱好,打网球、骑行、跳舞,但最喜欢的还是创作诗歌和骑行。“战士是拿枪的诗人,诗人是不拿枪的战士。”这是宋老最喜欢的口头禅,他说自己喜欢诗歌创作,诗歌让它感到充实。

  几年前,宋福才出版了自传《燃烧的岁月》以及诗文选《老兵情怀》两本书,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他将这两本书整理完成《诗书歌画选萃》,并在太原举行了座谈会。

      宋福才古稀之年还担任了太原市老年自行车健身协会常务理事,他经常用诗篇反映骑友们的活动情况。宋福才积极参加以诗词创作和吟诗为主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先后参加了中华诗词学会、山西诗词学会、太原诗词学会,担任过副秘书长、名誉会长、顾问等职。他坚持每天学习诗词,钻研各种形式的诗词创作特点和要素,虚心向诗词界专家请教。几年间共写出文、诗、曲、歌作品2000余篇,分别发表在《香港今游诗》《唐风新韵》《春照憩园》《青少年诗刊》《军魂中华儿女》等刊物上。

  2004年4月,宋福才组建了太原龙吟诗社,并担任社长。2016年,他退下来,由胡永鹏担任龙吟诗社的社长。

  胡永鹏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虽然宋福才退下来了,但是经常参加活动,跟大家一起探讨诗歌,经常参加公益演出,去到学校、部队、机关事业单位等等进行演出,把革命故事讲出去,让红色文化发扬光大。

  11时20分,看望的人们相继离开,宋福才老人脱下了军装,换回睡衣。太原市非遗“陈氏传统修脚术”传承人、山西好人陈勇特意留下来,细心给宋福才修脚。陈勇表示,听了宋福才老人给孩子们讲战斗故事,自己也深受感动,以后每个月,他都会定期上门给老人修脚,尽一点自己的心意。

  宋福才说,只要有时间,身体允许,他还会继续创作诗歌,继续进行公益演出。

  (时间:2020年6月2日   来源:山西晚报    记者: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