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八路军口述

英雄们,你们是祖国永远的骄傲 ——柯桥区幸存抗战老兵访问记

      在柯桥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曾用鲜血和生命抵御外辱,慷慨赴报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立下了卓越功勋。他们,就是抗战老兵和志愿军老战士英雄群体。

  70多年过去了,历史的天空里硝烟散尽,蓝天如洗,英雄却已迟暮。然而,昔日那艰难困苦的岁月,烽火连天的战场,像钱塘江的潮水,时常在那个寂静的时刻,在老兵们的心头袭来。老兵们说,那一段时光,已定格在生命的年轮中。“它们,已经永远地融入了我们的骨肉和血液。”

  70年后,让我们重访他们的故事,追忆他们永不再回的青春。

      李宜元:14岁当兵的抗战老战士

  在绍兴市区白马畈的一幢普通民居里,90岁的抗战老战士李宜元在这里安享晚年。

  说起战争中的烽火岁月,李宜元神采奕奕、嗓音洪亮。他告诉记者,1944年6月,才14岁的他就参加了革命,担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渤海三分区卫生所看护员,和另一位年纪相仿的战友一起照料50多位轻伤员。“当时伤员们集中在一个寺庙里,我们俩负责照顾伤员们的吃饭、擦身、换药、大小便……经常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李宜元说,轻伤员还好些,遇上重伤员要帮助他们喂饭、喂水,还有大小便。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缺医少药,只有一些简单的消毒伤口的药粉、包扎带,连麻醉药都很紧缺。“一个战友的股部被子弹打了7个洞,由于没有条件做手术,没多久就去世了。”每当看到战友牺牲,他心里都很难受,很快学会了快速包扎伤口等救护技巧,挽救了很多战士的生命。

  李老介绍说,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老百姓对部队十分支持,他们宁可自己不吃饭,也要送给战士们吃。“但是我们部队有纪律,不能随便拿群众的一针一线,部队还专门制定了‘三个不走’:水缸不挑满不走,东西不归还不走,卫生不搞好不走。军民之间的那个关系啊,真的是鱼水深情。”李老说。

  战争惨烈无情。李宜元经历了鲁西南战役、济南战役、开封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上海等重大战斗。谈起过去发生的一切,李宜元流下了泪水:“我能够活到现在,是非常幸运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当年和我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希望后人要铭记历史,不忘先辈。”

     (时间:2020年8月2日    来源:柯桥传媒集团     记者:陶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