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理工学生深入医院探访新四军老兵 传承爱国情怀
在建党九十五周年来临之际,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来纪念才更有意义,带着这个问题,江苏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的青年学子策划了“走访新四军老兵,传承爱党爱国精神”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到医院、养老院、老兵家中等地探访慰问在常的抗战老兵,了解老兵的热血抗战事迹,感谢他们为国家民族作出的贡献,学习他们爱国爱民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
6月26日,江苏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的青年学子来到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入病房,采访了新四军老兵沈荣达。
“我一辈子都自豪我当过兵”
在90岁高龄的沈爷爷和同学们寒暄后,他便仔细地回想着自己当年的抗战史。当谈及1940年参加新四军时,沈荣达老人还是一脸的自豪:“我在部队里干了20年,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我也从来不后悔加入新四军,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我一辈子都自豪我当过兵!” 他接着回忆说,“那时候的我们不怕死,就想着赶快打胜仗,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回忆起峥嵘岁月,沈荣达老人掀起了衣服——他的部分右肺和四根肋骨在战争中不幸被日军击伤,伤疤仍然很明显。
听说有大学生来访,沈荣达老人欣喜不已,早早就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待同学们的到来。当他见到同学们更是兴奋极了,嘴里不停地说:“谢谢你们这么有心,还来看我这个老头子!”提及现在的生活,沈荣达老人很满意,他称生活上并没有困难,党组织和政府对他很照顾,从他被评定为四级伤残军人之后,每年都可以拿到可观的补助金。在讲述结束之后,他深情地对同学们说:“现在日子好过了,但还是有人不知足,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过去的事情,要去了解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历史,才能珍惜当下。希望青年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积极工作,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定要相信共产党,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向上!”
传承老兵精神,激发青年爱国热情
“与每一位抗战老兵的交流都是一段烽火连天的沧桑岁月再现。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样的精神铸就了中华儿女的品格。”队员张晴雯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种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了解历史,慰藉老兵,更在于激发青年学生的感恩情怀,更好的努力奋斗报效祖国。
“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爱党爱国教育活动,我们十分感动。抗战老兵们用自己的躯体保卫了一个国家的安定和平。”在采访中,每一个参加活动的队员都这样告诉记者,通过与抗战老兵的心灵对话,他们感受到了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爱国激情。同时,对于抗战老兵,他们感到异常的温暖。如果没有这些老兵,国家不会像今天这么富强。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饮水思源,继续奋斗,相信明天会更好。
(来源:光明网 通讯员:李跃进 马文慧 倪玉洁 吴婷 记者: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