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新四军老战士的家国情怀
在苏州军分区第三干休所,在苏州军分区第三干休所,有这样一位百岁革命老人,有这样一位百岁革命老人,他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血与火的洗礼,朝战争血与火的洗礼,是“皖南事变”的幸存者,他满身的战伤告诉的幸存者,人们,死神曾经一次次地接近他,人们,死神曾经一次次地接近他,又一次次擦肩而过……他总是说,与牺牲的战友和无数革命先烈相比,自己感到无比知足。烈相比,自己感到无比知足。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们走近百岁新四军老战士乐祖洪,近百岁新四军老战士乐祖洪,记录他的传奇人生,录他的传奇人生,感悟他浓浓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与老人一起缅怀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革命先烈。
别寡母,那一跪抱定永别的决心
1918年4月,乐祖洪出生于浙江宁波小港镇一个普通居民家庭,家人对这棵独苗宠爱有加。然而不幸的是,父亲在乐祖洪5岁时意外病故,还没享受多少父爱的乐祖洪,过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
“年轻守寡的妈妈,为了不让我受委屈,坚持不改嫁,含辛茹苦拉扯我长大。”回忆起童年的不幸和母亲的艰辛,乐老浑浊的老眼中不知不觉泛起泪花,“母亲不辞辛劳当保姆、打零工,靠微薄收入养活我,还勒紧裤腰带供我念私塾。”早早懂事的乐祖洪决心学好文化知识,将来出息了好好报答母亲。
全面抗战爆发后,念了5年私塾的乐祖洪辍学了。面对日寇的奸淫掳掠,热血男儿乐祖洪挺身而出,加入小港镇抗战救护队,与其他抗日积极分子一道抢救日机轰炸的伤病员,宣传抗日救亡道理。受身边地下党员进步思想的影响,青年乐祖洪心中埋下跟党走的种子。
抗日形势越发严峻,乐祖洪与镇上几名进步青年商议,一起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组织。然而,面对孤身一人的母亲,乐祖洪犹豫起来,“我家就我一根独苗,我走了、牺牲了,母亲怎么办?!”
不断从沦陷区传来鬼子奸淫掳掠暴行的消息,逼得乐祖洪下定决心,“誓死不当亡国奴,拿起枪杆子与鬼子拼。”他抱定了为抗日献身的决心,与几名志同道合的热血青年,踏上北寻共产党新四军抗日部队的征途。
离别时,乐祖洪“扑通”一声跪在母亲面前,“请原谅孩儿不孝,倭寇不驱,誓不还乡……”
这一别或许就成永别。母亲转身默默拭泪,直到儿子的脚步声远去,放声大哭起来。
亲历者,战斗之惨烈不愿多提及
1939年4月,乐祖洪如愿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部队,在这个抗日救亡的革命组织里,他快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罔顾民族大义,蓄意举起屠刀,悍然发动了举世震惊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所属支队9000余人,奉命转移北上抗日敌后根据地,在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反动派军队8万余人伏击,新四军虽奋起抗击七昼夜,终因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或不幸被俘。
作为“皖南事变”幸存的新四军老战士,如今一提起那场战斗,乐祖洪就会面露痛苦的表情,已经吐字不太清楚的老人悲愤地说,“惨啊!”
“到处是枪炮声、冲杀声,四面八方全是敌人,把我们围得死死的。身边的战友就像割韭菜一样倒下……”
乐老的小儿子乐加明告诉记者,他也曾多次问起过父亲这段经历,老人家只说过,自己所在的一个连100多人,和他一起突围出来不足20人,一起参军的2名家乡伙伴全部牺牲,战争之惨烈可窥一斑。父亲不愿多说,子女们也就不再追问,谁都不愿意勾起老人对伤心往事的回忆。
舍小家,母子战场重逢又泪别
谈起乐祖洪打了多少恶仗,负过多少次伤,有过多少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乐加明说,“这辈子恐怕连父亲自己也数不清了。父亲离死神最近的一次,应该是在淮海战役中那次身负重伤。”
1948年冬的一天,已任华东野战军七纵十九师炮兵营长的乐祖洪,在参加完上级作战会议回到宿营地后,正与教导员、副营长等人凑在一起研究作战方案,敌军一发炮弹飞来,正好落在指挥所附近,教导员、副营长和一旁的通信员当场牺牲,乐祖洪被弹片打成肺部贯穿伤,血流如注,昏迷3天3夜后才逐渐苏醒。“住院治疗1个多月,伤情刚有好转,父亲就向上级首长请缨,重回战场……”
1949年5月,乐祖洪率部随华野主力,打响了解放大上海的攻坚战。在我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下,仅耗时半月有余,便解放了国民党军队重兵把守的上海城。
这天,乐祖洪正带着警卫员,在部队驻地附近巡视治安状况,碰巧一家宁波籍的商行老板来部队慰问,聊起家乡的人和事,商行老板刚好认识乐祖洪提到的一名远房亲戚,当场热情主动带领乐营长去认亲。就在亲戚家里,乐祖洪意外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娘亲。原来,孤身一人的母亲,随亲戚来上海当保姆讨生计已有几个年头了。
母子相见,抱头痛哭。十年离别,音讯全无,他们有诉不尽的相思苦、流不尽的相思泪。然而,部队稍作休整后,又将南下。临别之际,乐祖洪跪在母亲面前,连磕几个响头,起身掏尽所有积蓄,塞给亲戚,再三拜托亲戚照顾好母亲,“如果我没有战死,很快就会来接回母亲。欠诸位的恩情,我会用一辈子来报答……”
新中国建立后,在南京安顿下来的乐祖洪,第一时间把母亲接到身边供养。辛苦了大半辈子的她,在儿孙绕膝中度过了幸福的晚年,直到90岁高龄安详去世。
不居功,一生一世跟党走报党恩
1979年,戎马一生的乐祖洪离休安置到苏州军分区第三干休所。建所之初,老干部休养环境和生活设施比较简陋,乐祖洪和几名先期安置的老干部商议,不给组织添麻烦,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们带领工作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己设计图纸、拉建筑材料,盖房子,搞农副业生产,把离休后的日子过得稳妥安逸。
他始终关注党的事业,关注国家和军队改革建设发展,发挥余热到驻地学校、企事业单位宣讲革命传统。他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仍始终不忘学习,认真读书看报听新闻,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维护核心、拥护核心,永葆政治本色、革命本色、军人本色,赢得了周围群众和广大青年官兵的崇敬和爱戴。
去年年初,乐祖洪因病住院治疗一周,一出院便向党组织递交了思想汇报。他在汇报中写道:“住院期间能服从管理,配合医生,没有发生问题,处处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一直到出院……”
采访中,干休所领导拿出厚厚一摞材料说,“这是去年乐老以99岁高龄,颤抖着手一笔一划书写的《住院思想汇报》和抄写的21页纸新《党章》。老首长功勋卓著,却从不居功自傲,处处以一名普通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爱党爱国爱军队的赤子情怀令人感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时间:2017-03-28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