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新四军口述

【国庆记忆】抗战老兵的国庆记忆 为国家取得的成就自豪

    对于国庆,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记忆。这个国庆期间,记者联系采访到了两位抗战老兵,听他们述说对于国庆的那份情怀。

    故事之一

    虽然已93岁高龄,老兵王乐清依然精神矍铄。

    1942年3月,年仅17岁的王乐清在江苏省沭阳县加入新四军。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战争中他右臂和右腿也因伤致残,1961年退伍转业来到新疆并参与新疆化肥厂建设。1985年,从新疆化肥厂离休。

    1949年10月1日,王乐清正身处清剿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战场上。事后,他才知道,新中国成立那天,自己正在经历解放战争中的“衡宝战役”。

    当时,王乐清随部队驻扎在湖南省宝庆地区。1949年10月1日清晨,没有战斗,团长突然召集战友们,随后激动地告知大家,新中国成立了,毛主席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

    “当时我们正在战壕中,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战友们兴奋地鼓起掌,掌声在战壕里响了很久很久。”王乐清说,第一个国庆,他喜极而泣――牺牲的战友鲜血没有白流。

    改革开放后,每五年、十年一次的盛大国庆纪念日活动,王乐清都会坐在电视机前守候。他最关心国家军队建设,在国庆阅兵中看到人民军队的装备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他激动不已。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为国家取得的成就自豪。”王乐清说,希望年轻一代勿忘历史,珍爱和平,铭记党恩。不忘初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军民联欢庆祝新中国成立今年已89岁高龄的老兵沈开科,15岁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1950年2月,他来到新疆,之后参与新疆十月拖拉机厂建设,直至1982年离休。

     故事之二

     1949年10月1日,沈开科记得他是在甘肃酒泉度过的。“那天,我彻夜未眠,与战友们游行庆祝了一宿。”沈开科说。

     1949年10月1日前夕,沈开科所在的部队在酒泉做休整。1日清晨,他所在的班接上级通知开大会,大家以为会是一场战斗动员会,没想到来到会场后,气氛不一样,会场布置一新,非常喜庆。之后,部队首长在大会上郑重告知新中国成立了,国家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会场一下就沸腾了。沈开科与战友们难掩喜悦,热情地鼓掌跳跃,整个酒泉街道上,老百姓也放起鞭炮,载歌载舞。

     在沈开科的记忆中,1958年的国庆节也令他难忘。1958年5月3日,新疆十月拖拉机厂制造出了新疆首台本土生产的拖拉机,当年的国庆节,第一台拖拉机在厂区成为新疆建设成就的成果展示。

    “新疆本土能制造拖拉机,开了新疆机械制造的先河,为新疆的农业发展立下功劳。”沈开科,作为产业工人,他是第一台拖拉机建造的参与者,感觉很自豪。

     1982年,从新疆十月拖拉机厂离休后,沈开科的兴趣爱好转向了研究电视机、录像机。从1984年起,每逢国庆日国家举行国庆庆典,他都会用录像机将庆祝活动录下来,并一一保存。

     “在历年的国庆庆典中,我看了祖国的建设成就,也看到了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沈开科说,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经历者,看到国家如今取得的成就特别自豪。希望年轻人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继续努力奋斗,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时间:2018年10月4日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作者:杨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