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新四军口述

94岁抗日老兵寻找幸存战友 央视《等着我》热切关注

经本报报道后,吴庆双(左)和童文忠相聚(资料图片)

      今年94岁的仪征抗日老兵吴庆双,去年在扬州晚报、扬州发布的帮助下,寻到了一位幸存的战友。他73年前经历的那场“潜伏”遭遇战,也引起央视《等着我》栏目组的关注,淮南支队还有哪些幸存战友?

      老兵故事很感人

      央视《等着我》想帮帮他

      “你是扬州发布记者吗?我们也想帮帮73年前潜伏路上与战友失散的那位老兵。”2月1日,记者接到了央视《等着我》栏目编导李先生的电话,他表示,老兵的故事很感人,希望能帮助仪征老兵吴庆双找到当年失散的战友。

      1947年3月的那场遭遇战,吴庆双念叨了一辈子,当时的司令、副司令、政委的名字,他仍能记住。部队后撤到山东郯城,淮南地区党组织出现空白,作为80名左右骨干中的一员,他奉命潜回淮南根据地组建的“淮南支队”。1947年3月开始南下,穿着便装,夜晚行军,途中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遭遇战,他们被国民党地方武装返乡团围住了。

      去年7月,扬州晚报、扬州发布刊登了吴庆双老人参与的那场潜伏战,找到了还健在的一位战友童文忠。一场等了72年的相聚又分别了,童文忠仍记住吴庆双的一句话:“我们是幸运的,其他人呢?我还能不能见到?”

      “接到《等着我》栏目编导的电话,也为吴庆双开心。”今年92岁的童文忠说,如果栏目组能帮吴庆双找到潜伏战中的幸存者,就是了一桩大心愿。

      和时间“赛跑”

      相信淮南支队仍有幸存者

      童文忠坚信还有幸存者,“那时当兵的,都和我们差不多大,如果还有健在的,也90多岁了。”童文忠说,那一年,他随部队北撤,吴庆双被选中南下,两人一别就是70多年。

      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大大小小的战役经历了不少,转业至四川油田系统的那些年,童文忠和一些战友都知道“淮南支队”的那场潜伏战,后来也打听到南京还有幸存者,“我在外地工作,当时还不知吴庆双在寻找。”

      童文忠说,吴庆双当年在仪征老家发动不少年轻人参军,还在东南支队当过统计干事,从事抗日工作,“淮南支队”“东南支队”若还有幸存者,说不定会有更多的线索,可以寻到幸存者或他们的后代。

      重温当年革命情,寻到当年的战友或后代,也是吴庆双经常向儿子吴斐提及的心愿。吴斐帮父亲寻了几十年,一直在和时间“赛跑”,晚一年,就可能有幸存者离世,希望也就越渺茫。

      携手征集线索

      一起帮老兵圆未了的心愿

      “谢谢你的牵线,《等着我》栏目组已联系我。”远在印尼支教的吴斐说,去年父亲吴庆双和战友童文忠时隔70多年相聚后,回到家中,对当年幸存战友的寻找更急迫了。

      “幸存的战友,岁数都不小了,还会有多少希望?”吴斐说,每每想到这,他都想劝父亲放弃,毕竟还是见到了一位一起战斗过的老乡。

      当年仪征等地方上的档案资料多是解放后的,解放前的资料保存在哪里?吴斐问了很多部门,都没有找到,父亲的那段潜伏战,也未在资料中寻到,说不定找到老部队,追根溯源,还能查到当年的文件资料,那样的话寻找幸存者就容易得多。

      央视《等着我》栏目组表示,等吴斐回国,他们会继续和吴斐联系,挖掘当年线索,寻找当年的老部队。只要有一点线索,他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因为这是一位曾为共和国战斗过的老兵的心愿。

      今起,央视《等着我》栏目组和扬州晚报、扬州发布携手征集线索,一起帮仪征这位94岁的老兵,圆他未了的心愿。如果您有当年“淮南支队”的幸存队友或后代的信息,请拨打18952781843与记者联系。

      老兵讲述

      73年前的“潜伏”遭遇战

      1943年秋,新四军赶到村里征兵。吴庆双的父亲是长兴农抗会负责人,在父亲的影响下,吴庆双报名参军,他还发动其他年轻人参军,乡里的曹当文、张治毅等人都积极报名,他因发动参军踊跃还被表彰过。

      1945年初,吴庆双担任东南支队统计干事,随着东南支队转战六仪天扬一带,从事抗日工作。日本宣布投降后,驻守在六合城的日伪军拒绝向新四军投降,东南支队根据上级统一部署,与其他部队一起会合进攻六合城。

      部队后来撤到了山东郯城,淮南地区党组织出现空白。当年,上级从北撤的各部队中挑选了80名左右的骨干,组建“淮南支队”,由杨效椿任司令,魏然任副司令,李世农任政委,徐速之任政治部主任,张伯锷任参谋长,奉命返回淮南根据地。吴庆双被选上,1947年3月开始南下,前往淮南地区从事地下工作。

      行至金湖县县黎城至宝应一带的一个小村庄时,他们宿营,设了三道岗,防止国民党军队袭击。虽然身着便衣,但还是被国民党地方武装还乡团发现了,双方展开了战斗。在与还乡团的战斗中,他们边打边撤,想尽早摆脱突围。枪声不断,天色渐晚,国民党正规军赶至,将他们围困在附近一个小高坡上。

      “当时人员伤亡较大,我们拼命撕开了一条口子,趁夜色逃了出去。”吴庆双说,跑至另一个村庄,宿营在村民家中,又被敌人追上。哨兵发现追兵鸣枪示警,他抢先一步,冲出屋子,滚进一个沟坎,将枪弹藏在草丛中,装成老百姓躲过一劫。他就一路乞讨往仪征方向赶,与队友从此失去联系。

      当年的遭遇战还有幸存的战友吗?吴庆双多年来一直在寻找。

     (时间:2020年3月3日   来源:扬州网     记者:孟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