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中心动态

烈日当空照:课题组前往浙南三市访谈抗战老兵

      2018年7月15日至8月2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项目批准号15ZDB045)课题组一行前往浙江南部温州、台州、东阳等市县访谈抗战老兵66位。他们是:国民党军队老兵林志华、项延年、潘庭槐、王芝标、韦炳福、钟晓村、胡景濂、杨胜义、林旭光、陈宝柳、程国华、余乃明、张教迪、单啸梅、陈敬士、谢楼弟、金福元、周日旭、黄兴福、朱兴龙、黄正友、陈伯森、魏元初、陈法正、张智暖、袁祥彬、吕禄卿、姚仁言、许万照、金加秋、朱丰元、金贤华、郑小忽、郑友善、胡建中、朱圣炎、谢廷掌、华金炉、陈德生、任世朝、张海德、陈根木、赵才福、黄加经、金加芳、徐志德、卢象高、王世洛、楼超云、蒋仲民、舒国光、吴时渭、胡世禄、叶文高、吴兆宁、蔡锦湘、赵方元、徐章高、乔治民、单锦绣、沈普唐、赵天中;新四军老兵黄林兴、丁文余、王清、朱庆明。时间在他们历经战火硝烟与革命洗礼的身体上留下烙印,从当年意气风发的抗日战士蜕变成耄耋老人。

抗战老兵胡建中

      作为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场,浙江省集国民党正面战场与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双重角色于一身。国共军队在这块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抗敌御侮保家卫国的动人华章,始终未让日军全面侵占该省,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国统区与日军分庭抗礼。在此次浙南三市的访谈中,国民党军队老兵和新四军老兵的口述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并肩抗日的历史图景。老兵潘庭槐思路清晰,记忆惊人,向我们娓娓道来他的数载宪兵生涯,亲历在南京举行的受降仪式,更值得钦佩的是,潘老凭一己之力在家乡举办有关抗战的展览,向普通民众与青少年儿童普及抗日知识,铭记国耻。老兵胡景濂转战黄埔军校、中央航空空军军士学校,更在建国后在北京第六航校和牡丹江第七航校担任飞行教员,为新中国空军建设贡献力量。老兵黄林兴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数次,获乙级战斗模范称号,在抗战时期担任陈毅的勤务兵,讲述了其二十余载的戎马生涯。老兵陈根木数次死里逃生,向我们详细描述了他在担任机枪兵时的射击要领与战斗事迹。老兵沈普唐仔细回忆了自己自幼开始辗转香港、上海、家乡等地的生活细节,及参军后作为驻印军汽车教导团驾驶助教在印度接近一年的军旅生活,生动详实,产生强烈的画面感。

课题组与抗战老兵胡景濂合影

      在这一次的口述调查访谈之中,涌现出多位黄埔老兵。老兵舒国光毕业于黄埔三分校军官队第8期,访谈过程中主动背诵孙中山总理遗嘱,抗战胜利后亲自营救一名中共地下党员。老兵赵天中毕业于黄埔七分校第18期步科,讲述了因水土不服难以下咽西北的粗面馒头而生病一年,从17期延至18期的有趣故事。老兵吴兆宁毕业于黄埔第23期,其父吴允周将军毕业于黄埔三期,参加东征与北伐,经历淞沪会战,战时担任七分校教育长,后担任本校教育长。老兵华金炉和金加芳师徒二人分别毕业于黄埔第16期和第19期,均为辎重兵科,当年已经成为教员的华金炉带着金加芳等青年学生翻山越岭,从金华出发前往贵州龙里的辎重兵学校,接受教育与训练。老兵陈伯森毕业于黄埔本校第17期,亲历重庆大轰炸,向我们描绘出日军轰炸下的战时首都,更为凸显抗战之惨烈程度。此外,还有程国华、金贤华、袁祥彬、魏元初、林志华、项延年等多位黄埔老兵,经过对他们的访谈,可以更加深化了解战时黄埔军校的培养体系,更为明晰黄埔军人的使命与职责。

课题组正在访谈抗战老兵程国华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本次浙江老兵的访谈,让我们了解到浙江抗日部队的有生力量。既有浙江抗日自卫总队、浙江保安司令部、东阳抗日自卫队、天台国民兵团等地方部队,亦有源于西南游击干训班的军事委员会陆军突击总队(又称“唱凯”部队等),展现出浙江抗日战场的重要地位。其中,来自“唱凯”部队的老兵叶文高,向我们讲述了部队的优良装备与赫赫战功,及其在李默庵将军的领导下重击日军、重振民气的光辉事迹。

课题组正在访谈抗战老兵钟晓村

      作为抗日战争亲历者的老兵,见证了中华民族在最危急关头时刻的危险处境,他们的口述材料是抗战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对抗战时期军事战事研究,还是对抗战时期的社会文化层面研究,都具有重大的参考印证价值。课题组在实地对老兵的口述调查中,既要注意记录老兵所经历的大小战役、事件的回忆,也要注意挖掘战时老兵在日常生活层面、军民关系层面、社会变动层面、内心感受层面等各种细节与问题。今后的口述调查与访谈,将不断拓宽加深老兵口述的广度与深度,逐步提高抗战老兵口述史料的价值。

抗战老兵陈德生

      在此次暑假期间访谈老兵的过程中,项目合作单位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口述历史工作室作为执行单位,由爱德基金会“纪念抗战专项基金”为每一位接受访谈的老兵分别提供一份“抗战老兵慰问大礼包”,包括慰问物资(牛奶、大米、衣物)、纪念牌匾及勋章、现金红包等。

      此次访谈得到当地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大力支持与帮助,他们在百忙之中参与采访,及时与老兵及家属联系安排访谈时间,在现场为课题组提供翻译方言等,他们是:

      温州志愿者:管朝涛、高志凯、徐雯雯、阿雷、杨盼生、虞海泽、王瑞芬、施正勋;

      台州志愿者:林华强、桂陈露、王秋梅、陈秀鸳、林刚、陶东伟

      东阳志愿者:吴爱红、夏道权、周樟华、陈红英、赵天星、张志栋、王佳丽、徐玲玲、吴燕智、吕国初、郭晓阳。

      再次感谢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大力帮助,有了你们的支持,课题组的进展才会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