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口述访谈课题组召开第11次工作会议
2018年9月9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项目批准号15ZDB045)课题组第11次工作会议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会议室召开。南京师范大学张连红教授、齐春风教授、王志龙教授、郑忠教授、严海建副教授、叶铭博士后、肖晓飞、张若愚,盐城师范学院王骅书教授、王金鑫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吴先斌馆长、薛刚、莫非、王元萍、来碧荣等共同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一是交流暑期老兵工作访谈进展情况,二是对下一阶段的老兵访谈及文字稿整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计划,三是对项目阶段性成果《烽火记忆——百名抗战老战士口述史》出版交流总结。
会议伊始,由暑假期间外出访谈老兵的张若愚、叶铭、王志龙先后进行工作汇报。张若愚对7月浙江老兵工作访谈进行介绍:从7月15日至8月2日在浙江南部温州、台州、金华三地访谈老兵68位,平均访谈时长在两小时左右,且受限于方言问题,对访谈及后期文字稿整理增加难度。叶铭对8月南方组老兵工作访谈进行介绍:从8月11日至18日在溧阳、上海两地访谈老兵14位,其中上海老兵的访谈质量较高,访谈内容精彩丰富,对于后期的文字整理工作大有裨益。王志龙对北方组老兵工作访谈进行介绍:从8月12日至24日在河南、河北、天津三地访谈老兵24位,以八路军为主,虽然同样存在方言、口音等问题,但对抗战时期活动在华北地区的八路军有了更为细致、深入的了解,补充了“五联防”等地方武装知识。
随后,王骅书对新四军子课题组的暑期老兵工作访谈情况进行介绍:新四军子课题组一行于7月初前往浙江访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老兵十位,包括何克希将军夫人陈孟庸、邓子恢长子邓毅生等,弥补了新四军子课题组在浙东游击纵队老兵方面的不足与缺憾,并与他们结下了很深的情谊,收获颇丰。同时,王骅书对下一阶段的新四军老兵工作访谈情况进行展望,计划分别前往南、北各一省份,对新四军老兵访谈进行补充,尤其是在新四军老兵所属部队方面,着重挖掘新四军第5师、第7师的老兵,使人员结构更加合理、均衡。
薛刚对他们访谈小组接下来的访谈计划进行介绍,预计下周出发,前往云、贵、川地区访谈抗战老兵。同时,薛刚指出,后期文字稿的整理工作因南方各地老兵口音各异,任务艰巨,需要志愿者与在校学生的双重配合下进行。
会议最后,张连红与吴先斌进行总结。张连红指出,接下来的老兵工作访谈需要注意精准性,同时关注互联网、自媒体上的知名抗战老兵,进行查漏补缺。对于后期文字稿的整理工作而言,各子课题负责人需要开始构思编写体例与思路,并对每位老兵文字稿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吴先斌指出,山西地区的八路军老兵仍然值得一去,以此补充课题组八路军老兵数量,达到国民党军、八路军和新四军老兵数量的基本平衡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