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寒冬时节前往山西访谈抗战老兵
2018年11月24日至27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项目批准号15ZDB045)八路军子课题小组一行前往山西左权、太原等地访谈抗战老兵12位。他们分别是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3营尚林玉、八路军特务团2营2连巨换喜、八路军129师胥全武、左权独立营2连1排1班薛来堂、左权独立营1连2排4班古忠孝、八路军25团8营5连白生明、八路军山西第二区独立营成锁牛、八路军朱德警卫团电话局宋柱世(宋助世)、八路军辽县民兵自卫队薛有明、八路军老兵张虎江、左权公安局连忠仁、探照灯部队二团王艾甫。这些耄耋老人,曾用青春与热血保卫国家,而今以记忆与口述记录历史。
课题组正在访谈抗战老兵宋柱世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党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主战场之一,在华北乃至全国抗战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了特殊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山西人民不畏强敌,军民一心,英勇抗日,不仅粉碎了敌人的“总力战”,而且以其坚强的阵势为平原抗日根据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成为华北抗战的脊梁。
抗战老兵尚林玉
烽火岁月,国难当头,不屈的中华儿女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一生戎马的尚林玉老兵便是其中一位。1937年他便加入基干民兵,任武委会主任尚修德同志通讯员,与敌军斗智斗勇。他多次割电线破坏鬼子通讯线路,在马家拐坡公路挖陷阱破坏交通路线,埋地雷伏击扫荡的日军,同时成功掩护老百姓撤退。而后他应征入伍成为129师385旅769团3营直属机枪排2班的战士,后任班长。他参加蟠龙战役,负责爬梯子上炮楼,但是因梯子突然断裂,他腰部受伤被抬下火线,同时身上大面积烧烧伤,后鉴定为三级甲级残废。伤势未愈,尚林玉跟随部队从武乡转战左权,攻打红都炮台。从白天持续到傍晚,他与战友们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勇往直前,终于将日军全部歼灭。而后他又参与多次对日作战,如河南岭南战役、黎城东阳关飞机场保卫战等。
课题组正在访谈抗战老兵成锁牛
山西地区的民兵组织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抗战老战士都是民兵出身。薛有明在辽县自卫队中,多次粉碎敌人的扫荡,成功保护百姓撤退。左权独立营的薛来堂19岁便当上民兵,在扫荡时多次伏击日军。古忠孝从勤务兵转为战士,讲述抗战时期条件艰苦,冬夜晚上打地铺,用枪做枕头,战斗激烈曾在攻打文峰塔炮台时俘虏了多个日本人。陈锁牛因其长得高,委以扔手榴弹的重任,爬过城墙被日军推下负伤。
抗战老兵胥全武
在访谈中,老兵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及到入党及组织生活的往事,为我们认识抗战时期中共军队的党员生活、党性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实料。老兵薛有明因自己是贫农身份,由村长介绍入党,在庙里进行宣誓,党内纪律严格,定期召开党内会议,党员身份直至解放后才公开。宋助世于抗战胜利后入党,经过3个月候补期如愿成为党员,但是其身份至后期才公开。薛来堂本想入党,但是不是重点培养对象,未能入党,较为惋惜。
抗战老兵薛来堂全家合影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访谈中还有一位特殊的退伍老兵,他便是为烈士寻找亲人,送烈士魂归故里的王艾甫。经过炮火的洗礼,王艾甫老人深深明白珍惜军人的荣誉的可贵,亡者名单于家庭之重要性,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实施他为烈士寻亲之途。
老兵王艾甫
这十二位抗战老兵既是抗战亲历者,也是历史见证者。随着时光的流逝,抢救工程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他们的口述材料是抗战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重要部分,对抗战时期军事战事研究、抗战时期社会文化层面研究皆有具有重大的参考印证价值。由年龄问题所引起的记忆缺漏与偏差,课题组在实地对老兵的口述调查中,在不断拓宽加深老兵口述的广度与深度的同时,对老兵的口述信息进行实时辨析,以逐步提高抗战老兵口述史料的价值。
课题组与左权县太行抗战人民研究院同仁合影
本次访谈得到了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左权县太行抗战人民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他们在百忙之中参与访谈,及时与老兵及家属联系安排访谈时间,在现场为课题组提供翻译方言等,他们是:
中国外文局总编室副主任、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褒扬教育基金发起人及会员哇春芳;
左权县太行人民抗战研究院院长、辽县抗战纪念馆名誉馆长王艾甫;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体育新闻直播组工程师、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英烈教育基金宣传联络义工殷皓原;
山西省人民检察院离退休干部处处长吴定圭;
左权县太行人民抗战研究院张基祥;
左权县太行人民抗战研究院李树华;
左权县太行人民抗战研究院王建忠。
再次感谢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左权县太行抗战人民研究院的大力帮助,有了你们的支持,课题组的进展才会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