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国民党军队口述

歙县102岁抗战老兵汪萍仙逝

       4月12日晚,歙县王村镇王村村102岁抗战老兵汪萍仙逝,15日,汪萍的孙子汪宏伟告诉记者,当天老人已经出殡,入土为安。原本身体硬朗的爷爷,近日因为一次重感冒,再加上不慎跌倒,导致股骨头骨折,硬汉爷爷便再也没有站起来,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后,平静离世。

  汪萍,原名汪岁茂,年轻时被抓壮丁,参加了中外闻名的南京保卫战,后于1939年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16期学员。毕业后再次奔赴抗战一线,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参加过抗日侵华战争。抗战胜利后,汪萍离开部队,在湖北一所学校教书,解放后回到家乡王村。

 66941460705101531.jpg

      2014年9月,记者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汪萍的家中进行走访慰问。眼前的汪萍虽然听力不是很好,无法用普通话正常沟通,但是听闻记者前来慰问,了解抗战那些事儿,老人的声音矍铄,滔滔不绝。当时老人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百岁老人,日常生活却依然还是老兵的作息。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洗漱后就把鸡蛋、红枣、枸杞放在电饭锅里煮上。自己则到院子里锻炼,拍拍手、踢踢脚。大概1小时后锻炼结束,红枣汤也好了。吃过早饭,汪老会立马把锅碗洗掉,然后把中午的米淘好放进锅里,8点准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9点听小说连载,10点听戏曲,11点把按钮按上煮饭,菜是孙媳妇准备好的。中午吃过饭后,老人会休息1个小时,起床后又听广播,晚上听完新闻联播,洗漱完差不多8点就上床就寝。虽然儿孙都表示要轮流照顾老人,但是他却坚持自己照顾自己。

  老人仙逝后,当地政府派了工作人员上门慰问,汪宏伟说,老人走的很安详,一切后事都办得很顺利,21个子孙悉数到位,将老人送上山。“我爷爷这一辈子太不容易了,正是他们这代人的生死搏斗,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安居乐业。我们全家会继续秉持爷爷的抗战精神,教导后代的子子孙孙,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汪宏伟说。

                                                                                                                                                                                               (来源:黄山在线 作者:吴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