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回访抗战老兵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80周年,值此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分团委,组织学生形成“回望峥嵘岁月,口述抗战历史”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句容市、南京市向阳敬老院,对三位抗战老兵:周绪超老先生、石永固老先生、邬汉忠老先生进行了采访。
相对于课本等宏观记载的历史,三位老兵的人生经历几乎就是三本第一人称的历史纪录,洋洋洒洒写下的,既有“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波澜壮阔,也有“二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的惆怅与遗憾。此次暑期实践小分队,以口述历史为主,口述历史是民族记忆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高龄的抗战老兵,是属于抢救性的口述历史的回访和整理。
调研队员来到句容市寻访到参加过抗日战争和渡江战役的91岁抗日老战士周绪超。抗日老英雄出生与1926年4月,获得过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回望90多年的岁月,往昔的峥嵘岁月让人更为敬佩这位90多岁抗战老英雄的事迹。1920年出生于浙江奉化的石永固老先生,也正是在1938年底、以舞象之年投身战场、报效国家,成为了抗日战场第九战区的一员。1941年9月至1943年10月期间,石老完成了军事方面的专业学习,开始作为黄埔军校第十八期步兵科的毕业生,以一名基层军官的身份,重新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并参加了衡阳保卫战,为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长衡会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出生于1924年的老兵邬汉忠老先生于1939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十八期步兵科,正式投身军旅。1944年西峡口战役,邬老作为见习排长、身先士卒,带领军队穿越日军封锁线、迂回包抄的过程中被发现,遭到日军开枪狙击,额前中弹,转入后方医院修养,随着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邬老也结束了自己的抗日征程。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对于那些参与过抗战的老兵来说,他们的口述历史是微观而细腻的,他们的讲述像是一砖一瓦,形成一座历史的大厦。在历史的洪流中,这些抗日老兵的存在是沧海一粟,但是他们的丰富一生是青年学生回望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鲜活标杆和旗帜。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回望峥嵘岁月,口述抗战历史”实践团队,寻访历史的参与者,将活生生的历史用口述史料的形式整理并保存下来,为大众书写自己的历史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来源: 中国江苏网 责任编辑:许珵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