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冒雨为老兵“送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在送别秋天迎来严冬的起始日,平顶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一个时期以来募集到的棉大衣至今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没能送到老兵手里,连续几天的阴雨已经让“送暖”活动停滞好几天,而看到的天气预报说,下周末有可能局部降雪。凄凉的秋雨刺痛着平顶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们,特别是那些居住较为偏僻乡村的老人们,他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御寒的准备。
在衡量再三后,10月23日,关爱团队的志愿者们一行7人,在分队长郭建平、舍得带领下,分乘两辆车前往郏县,希望尽可能的在严寒来到之前,把给老兵们筹集资金买来的棉大衣送到老人手里。
本着有计划按顺序的指导思想,本次“送暖”活动原本计划去郏县薛店镇方向,然后由远到近逐一送达,但越来越大的雨不得不让志愿者改变行程,否则的话可能会因雨天再加上乡村道路不是很熟悉造成的种种隐患。
按照变更后的计划,志愿者们首先来到郏县白庙乡司楼村,先去看望新发现的百岁老兵赵生才,老人23岁那年参军入役,曾在山西高平参加过中条山战役,在这里与日军血战两月有余,几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看到志愿者们到来老人非常兴奋,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穿上崭新棉大衣的老人显得更有精神,当志愿者们问起当年战场的腥风血雨,老人似乎忍隐不住的有点动情。
而问到他的年龄的时候。这位看上去依然健硕的老人很开心的说,过几天开春后就是他的百岁生日,希望志愿者们到时候能来这里与他一起过百岁生日,志愿者们也很高兴的告诉老人;能与他这位百岁寿星一起过生日也是一种福气,都很期待那一天与他一起度过。
下午的第二站志愿者们来到了郏县安良镇安南街的熊水林老人家里,老人13岁当兵入役,从河南云南到贵州,曾经参加大大小小十余场战斗,至今最让他不能忘怀的是日军投降后,所属部队在广西柳州一个山坡上开会,原本站在一张桌子上,手拿日军投降的电文兴高采烈告诉战士们胜利消息的团长郑邦杰,突然一转话锋,环视自己的部队问了句,参加“中岳会战”的举手,然后挨个数了个遍后潸然泪下,哭着对士兵们说:参加会战带出来的两千多弟兄就剩下这200多人了,可见当时战事之惨烈。
第三站,志愿者们来到郏县安良镇赵楼村的赵金召老人家,一进家门,老人就拉着志愿者的手说我能认出你,你上次来过。而与志愿者一起去的小志愿者,舍得年仅三岁的女儿小付饶两手使劲提着一提饼干来到老人身边时,老人赶忙过去接到手里,这一老一少那一瞬间展现出来的感动让人为之欣喜。
看到老人着急开门并未穿更多衣服的时候,志愿者赶忙拿起棉大衣给老人穿在身上,穿上崭新的军大衣的老人也用两手在大衣上拍打几下后,很开心的展露笑容。老人当年跟着皮定均在这一带打游击,为牵扯正面战场的日军,在禹州、许昌、周口等地与日军周旋。当得知去看他的志愿者中有两位也曾经是军人的时候,一位年近百岁的退役老兵,和两位曾经的战士马上立正站好,面对着敬礼,以军人的礼节互致敬意。
从老人家出来已经是傍晚,天色已晚,原本计划多走几家的计划由于路途、阴雨天气的原因不得不结束。
在采访过程中问及募集棉衣的过程时,志愿者舍得说:这些钱都是志愿者们10元、20元一点一点积攒的,甚至有些志愿者把自己家里不用的东西放在微信群里公开拍卖,然后把拍卖来的钱全部用于为老人募集棉衣用。
据了解,目前平顶山全市健在的抗战老兵还有200多人,按每人一件棉衣,现在尚有2000余元的资金缺口。他表示他将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尽力想办法,争取在寒冬到来前把棉衣送到每一位老兵手里。
(时间:2016-10-26 来源: 大河网(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