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中国文艺口述实录》
本书编者
主编 李丹阳,1953年生于北京。1970年初中毕业分配至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先后当工人、教师,曾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1979-198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1989年赴英国,先后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国际史系、剑桥大学东方学院、约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当访问学者,2011年获卡迪夫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共党史研究会工运史分会特聘研究员、中共创建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英文化交流学会常务理事。曾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过译著和编著。
副主编 刘南虹,1954年生于山东济南,1955年随父母到北京。中学毕业后曾在北京市西城区房管局团委工作,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中文系,毕业后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中学任语文教师。1988年调入北京电视台,任新闻部、影视部、文艺部编辑、记者、制片人,采访、编辑、主任编辑,制作了大量新闻、专题节目,多次获奖。
简要介绍
《抗战时期的中国文艺(口述实录)》终于在2015年——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的年份与读者见面了。这部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丛书之一,里面收录了80位老人对当年从事抗战文艺活动的忆述。
这些口述为我们呈现出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诗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文艺形式为武器,在抗战的前线和后方,在国民党的统治区和共产党的根据地,宣传、鼓舞军民投身抗战,在海外宣传、争取华侨和外国政府和人民支持和资助抗战,在前线和战俘中进行反战宣传的壮阔图景。这部书反映了在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里,文艺工作者不畏艰苦、不怕牺牲,付出的巨大努力;并揭示了文艺抗战在总体抗战中的地位及对最终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这部书是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于2009年委托两位抗战文艺老战士的后人——历史学者李丹阳和新闻工作者刘南虹采编的。书中大部分口述是编者与一些朋友们近年来采访整理的,也有的是其他人多年前采访的。被访者有的十分知名,有的则名不见经传;当年他们有的是成人,有的才是孩子。每位的口述都很生动且富有特色,有的在讲述抗战文艺宣传的经历时,披露了一些以前不为人知的大事,填补了那段历史记录的空白;不少人在讲述中谈及他们参加抗战前后家庭和自己的情况,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自己思想历经的变化,从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及时代精神。
这部书是经过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完成的。除了那些口述者及采访者、整理者、编辑、校对的辛苦劳作,一些口述者的家人和朋友提供的帮助也很重要。
相信这部书的面世,会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那段历史,使学者掌握更多有关第一手资料,并使大家更深入地理解当年抗战文艺工作者的所思、所为,从而受到教益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