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国民党军队口述

慈善晚宴为抗战老兵守护尊严

        阿云在回南宁的高速公路上接到采访电话,他和伙伴刚从3位抗战老兵的家里出来,时断时续的信号显示那里地处偏远。

        阿云是南宁横县志愿队的组长,现在每个季度他们都要挨家挨户去看望老兵。“时间过得太快了,再不去就来不及了。我们现在在跟死神赛跑。”阿云说,今年横县志愿队对口帮扶的老兵已有10名“归队”,现在他们追踪的老兵仅剩13位。

        归队,是志愿者们对老兵去世的表述。在他们看来,让这些老兵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回到曾经的战友身边,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96岁老兵收到锦旗

        现实往往让人唏嘘。今年9月,阿云在当地民政局的帮助下,找到96岁的老兵闭勇。这是一个被遗漏的老兵。阿云说,每年志愿者都会搜寻到在民间寂寥无声的老兵,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生活并不如意。志愿者们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寻找那些在战火硝烟里的历史,记录他们的荣光,让老兵们能体面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14岁因为家贫入伍当兵,辗转多地直到最后回到家乡。此时,他的二儿子去世,儿媳为了生计去广东打工,自己负担起孙子孙女读书费用。红白蓝胶带简单拼凑一番就成了家里的房屋顶棚,几块木板简单捆绑一下就是墙壁。空间狭小的卧室拥挤简陋,地上堆着杂物,志愿者甚至没办法下脚。裸露的电线直接挂在墙上和床铺上方。在这样一个昏暗逼仄的房间里,闭勇第一次在志愿者面前说出自己参军经历。

        参军时,娃娃兵的闭勇身形瘦弱,每天只能吃糙米饭,很少见到肉。行军作战时,12个人分吃一个瓦钵的饭,只有会吃、吃得快才能填饱肚子。闭勇回忆,后来部队驻守柳州机场。日军天天来轰炸柳州机场,飞机飞得很低,甚至可以看见驾驶员的面貌。由于年龄太小,闭勇作为勤务兵辗转多地,之后加入在广西绥靖公署独立第三团,到广州湾(今湛江)作战,还到过广西博白、陆川等地。说及这段经历,闭勇历历在目。

        今年11月,志愿者再次来到闭勇的家,将“抗战英雄,民族脊梁”的锦旗送到闭勇手上。阿云帮闭勇申请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补助,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每个月将会给闭勇500元的生活助养金。那一天,闭勇笑得很开心。阿云心里知道,这笔钱虽然不能完全改变爷爷的生活,却给爷爷带去了希望。

寻访历史为老兵正名

        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志愿者群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一段时间,都有新的老兵被发现。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老人的生活迎来阳光。

        2012年5月,一条有关四川老兵王庭洲的线索在重庆志愿者群里传开。重庆群的小陈正好是四川岳池人,便自告奋勇地开始寻访。几番辗转,志愿者最终找到王庭洲老人的儿子。

        穿过泥泞的乡村小道,来到四川省岳池县粽粑乡一组王庭洲家里时,老人显然已经等待很久。瘦小的他利索而热情地招呼志愿者坐下,笑容铺满面颊。在这么一个房顶漏光,家徒四壁的屋里,王庭洲回忆起陈年旧事,仿佛记忆之门再也无法合拢。

        17岁时,王庭洲到县城白城镇小白街姐姐家玩耍时,在国民党征兵时稀里糊涂地被抓了壮丁。从遂宁辗转贵州又到昆明,一路上吃不饱又逃不了。年轻的王庭洲被选为远征军,成了一名驻印军士兵。在印度兰姆迦训练基地训练两年多后,编入新6军22师65团1营5连。

        在新平洋战役中,王庭洲所在部队对上了装备精良的日本关东军。那一场战役,王庭洲失去大部分战友,每天睡在战壕里,子弹擦着头皮飞过。历时3年,王庭洲又去缅甸,离家乡越来越远,王庭洲害怕这辈子再也没有回家的可能。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庭洲被调回湖南支援,直到日军投降。停战后,王庭洲身无分文,凭自己的记忆,一路做工赚路费终于回到家。后来他才知道,家里人在他被抓走后请了一个阴阳先生算命,先生说孩子在外面早就死了。家里人天天给他烧纸钱!

        战乱离火,年幼的他出国打仗,经历枪林弹雨,最终回到父母身边,而多少像他一样的农家子弟,永远长眠在某个不知名的异域他乡。

        两个多小时的讲述中,王庭洲情绪激动,思维跳跃,时而感慨万千,时而痛哭满面。他几乎一口气讲完了这一生的故事。也许这积压在心头太久的故事,成了他如今贫困的晚景中最值得倾谈的话题。

        王庭洲说,粽粑乡一队是附近村子最穷的。在“除四旧”时,王庭洲把远征军的证件全部烧毁了,后来到当地政府部门申请补助时身份没法核实,全部被驳回。走访过50个老兵,王庭洲是唯一能完整回忆当年的惊心动魄的战役和背井离乡悲苦的老兵。这天下午,志愿者短暂的停留,不仅让老人记忆的闸门彻底开启,更让他贫苦孤寂的内心燃起一线生机。

        2013年6月,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启动“抗战老兵助养行动”,对幸存的抗战老兵提供500元的月度资助,直至抗战老兵本人离世。王庭洲经过申请获得助养。2015年,当地政府老兵调查工作时,志愿者王纯帮助王庭洲整理这段历史经历,最终得到政府承认。现在王庭洲每个月得到1000元补助。王纯告诉记者,这笔钱对王庭洲来说,不仅改善了老人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对老人身份正名。

每一年都是新开始

        截至目前,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已为6400余位抗战老兵建立档案,救助贫困抗战老兵2128位。2015年,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发起慈善晚宴,晚宴募集430多万元全部投入救助老兵计划。这笔款项已经资助了700余位贫困老兵一年的生活费,解决了一半以上的所需资金。王纯踏遍了重庆所有老兵的家庭,今年一年他们在重庆搜集到40余名老兵,但是明显感觉到老兵“归队”的速度越来越快。

        今年,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联合《深圳晚报》在深圳再度发起慈善晚宴,1280元每张餐券在网络上受到热捧。据悉,义卖餐券与当晚拍卖所募的资金将全部进入基金账户,用于抗战老兵相关资助项目。

        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大部分志愿者都是兼职,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奔波在寻找历史的一线。阿云说,“每一位老兵都还原了一段历史,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给了很多人见证历史的机会,为老兵创造了一个体面的晚年。”
 

        (时间:2016年12月09日    来源:《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