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国民党军队口述

30位抗战老兵“会师”成都 齐唱战歌吃年夜饭

        1月22日,小年刚过,年味也越来越浓。

        成都人民公园内,出现了一群身着戎装的老人。虽已是头发花白,步履蹒跚,但却腰杆笔直,他们有共同的名字——抗战老兵。70多年前,他们从四川各地,奔赴战火硝烟的抗日战场。他们曾喋血台儿庄、走过滇缅密林……付出巨大牺牲后,最终等来抗战胜利。而如今,当年的热血青年,健在者已是寥寥无几。当天,30余位平均年龄已达90岁的抗战老兵,从大邑、都江堰、南充等地赶到人民公园,共同缅怀战友,同吃团年饭,齐唱当年抗战歌曲。

        22日上午10点,人民公园一餐厅,老兵围坐在大圆桌前,相谈甚欢。或许,在他们身旁的人,当初并不相识,但一谈当年峥嵘岁月,大伙儿很快便熟络起来。

        一位从外地赶过来的画家,带来他为老兵画下的肖像相赠老兵。在看到自己头像的一刻,这些90多岁高龄的老人都露出了笑容,“这是我”。

        随后,在大家邀请下,远征军老兵吴玉章走上台前,唱起歌曲助兴。一首首现代歌与老歌交相呼应。老兵虽颓颓老矣,但声音依旧铿锵有力。

        正在兴头时,不知哪位老兵带头哼起了《大刀进行曲》,瞬间点燃全场氛围。“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声激荡,“唱起歌就像回到了当年。”老兵钟华说。

        “今天来见了好多战友,提前过了个好年。”98岁的抗战老兵刘中柱说,一大早,他便从武侯大道赶来,见到众多战友十分高兴,在聚会上也聊起抗战岁月。

        1941年底,他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在远征军,参加对日作战,目睹过战友的惨烈牺牲。

        “在滇西作战时,最老火的还是周围环境。”刘中柱说,那里气候湿润,蚊虫繁多,“被蚊子咬了,会得疟疾,但幸好那时还有美国人提供的特效药。”

        同样曾到过滇缅的吴汉文说,曾听老兵回忆,打得特别惨的一仗,还是松山战役。

        “当时,日军武器精良,飞机大炮齐齐轰炸。”吴汉文说,很多年轻士兵,还来不及反映,便永远留在了那里,“中国军队虽然赢了,但付出了极为巨大的代价。”

        吃完团圆饭,成都不少热心志愿者,给老兵添了件喜气洋洋的新衣。曾参加“9.3”阅兵的远征军钟华,作为代表感谢关心这个群体的所有爱心人士,“当年打国仗,我们从不后悔。如今,还有这么多人关心,十分欣慰。”

        相聚时间总是短暂,提前吃完团圆饭后,老兵在依依不舍中,拄着拐杖相继离开。

        “关爱老兵,是我们后人的义务。”志愿者林业峰说,原本还有好几位老兵约定要来,可因身体等原因,没法赶到现场聚会,“这样的聚会,其实是聚一次就少一次。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关爱抗战老兵,弘扬抗战精神的志愿群体。”

        (时间:2017-01-22   来源: 华西都市报(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