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新宇、段 云:续范亭和山西新军暂一师(二)
1939 年6 月,阎锡山在强行解散战动总会的同时,下令将山西保安2 区的部队缩编为山西陆军暂编第1 师。任命暂1 师师长为续范亭,参谋长为张希钦,政治部主任为郝梦九;辖4 个团:第36 团(团长罗克桂);第37 团(团长孙兴华,政治部主任武人睽);第44 团〔 团长冀聘之,政治部主任严尚林);决死队第13 团。
保安2 区原有的8 个支队(4 支队已开往大青山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合编为4 个团。部队缩编后阎又下令,将已编人暂1 师的决死队(由6 、7 支队合编)调拨给第2 行政专区杨集贤指挥。而杨集贤是赵承绶的心腹,在阎锡山反共后,他也变成了一个反共顽固派。阎锡山知道,如果不给续范亭用个名义把部队收拢起来,战动总会一取消,这些部队就会变成八路军了。由续范亭来领导,总还算是他阎锡山的“山西”陆军暂编第1 师,所以仍然任命续范亭为师长。但是称作“暂编”第1师,则是有意表示可以随时编遣拆散之意;同时把它拨归阎锡山的亲信、晋绥军第7 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指挥;且又不划给粮草供给和兵员补充的“师管区”,企图断绝补充给养,进一步限制这支部队的发展,实现其“困死”“饿死”新军的目的,在部队改编问题上,我晋西北区党委和续范亭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同阎锡山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持了部队各级领导十部不得调换和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在作出必要让步的同时,既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随着部队的改编,阎锡山进一步对暂1 师进行削弱和破坏。部队内部顽固势力同进步势力之间的削弱与反削弱、分化与反分化的斗争日益激化。阎锡山一面从这个部队抽调军政干部到秋林“第2 战区校尉级军官训练团’去轮训,妄图对他们进行拉拢收买;一面派遣“联络宫”到暂l 师,散布破坏抗战的言论,秘密发展反动组织,搜集情报并从内部进行分化瓦解.另外还派出了“精建会”、“突击队”、“敌工团”等反动组织的人员,到暂1师作战地区进行侦探、暗杀、破坏活动。续范亭协同党组织领导部队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迫使阎锡山瓦解暂1 师、破坏抗战的一切阴谋均无法得逞。1939 年7 月至11 月,围绕着44 团团长、反动的旧军官冀聘之阴谋率部叛离暂l 师的事件,展开了一场分化与反分化的严重斗争。
7 月31 日夜晚,44 团2 营营长王化南(进步的旧军官),因气恼冀聘之打击排挤他,擅自把部队带往宁武、崞县地区,要求接受八路军第358 旅(旅长彭绍辉、政委罗贵波,简称彭8 旅)毛少先支队的领导和指挥〔旅部曾指示毛少先支队规劝王化南应顾全大局,以团结为重,赶快把部队带回归建。其后2 营由各连连长、政治指导员带队归队,王化南因害怕回去后更为冀聘之所不容,而留在了毛少先支队)。冀聘之借此进行反共宣传,极力歪曲这一事件的真相,诬蔑共产党和八路军“破坏抗战”, “破坏统一战线”他借口所谓“2 营哗变”,乘机逮捕了从八路军调任该部的红军干部、团政治部主任严尚林和共产党员、2 营教导员张桂等8 人。
8 月2 日,44 团的共产党员靳崇智赶回师部,向续范亭和党组织报告了事实真相揭露了冀聘之的反共活动。
续范亭在得知这一事件的真实情况后,果断地作出决定,一面再三命令冀聘之释放严尚林等,并派师政治部干部向赵承绶当面交涉共同解决2 营归建问题;一面拒不执行阎锡山的电令。同时派师参谋长张希钦和政治部代表、组织科长贾炽民去44 团,当面向冀聘之传达他“立即释放非法逮捕人员”的命令,并亲自写信对冀进行规劝。续范亭在信中指出:“你冀聘之不能这样做,不能破坏统一战线。否则,将来你就是罪人了。”要冀立即将被捕的人员释放,“如果你不欢迎,就把他们送到师部来。”冀聘之不但不理睬续范亭的命令和对他的教育争取,反而暗中草拟“反共”的宣传书,准备杀害已逮捕的人员和扣押张希钦等 人。
这个时候,延安新华社在广播中向全国揭露了山西顽固派掀起的反共投降逆流,其中提到了顽固分子逮捕共产党人严尚林等人的事件。同时,由晋西北区党委转来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给续范亭的电报,大意是;战动总会初建武装时,应你的请求,在我军干部紧缺的清况下,尽力抽派干部到你部。今闻你部44 团团长冀聘之非法扣押我方派去的干部,居心叵测,安全难保,望速设法使派去的干部回部。中共中央军委采用这样的办法,以示揭露、抗议阎锡山反共倒退、破坏统一战线的行径。我晋西北区党委坚决支持续范亭等领导下所进行的这场斗争,并在党、政、军、民中发起揭露冀聘之反共罪行,营救共产党员严尚林等的宣传活动,造成强大的社会舆沦.冀聘之知道2 营部队靠近八路军活动的地区,严尚林等立场坚定地与他进行激烈的斗争,特别是续范亭的严正立场和果断的决定,这种种因素使他感到处境不妙,迫不得已于8 月20 日以“礼送”为名,派了l 个班将严尚林等全部押送师部。
被捕的同志回到师部,续范亭立即接见,宣布无罪,并亲自主持召开师直属队的于部大会,由严尚林等同志向大会报告了“2 营哗变”真相及其斗争的过程。会上还揭露了师政治部主任、阎锡山的亲信郝梦九勾结冀聘之分裂暂l 师的反动活动。续范亭在会上讲了话,坚定热情地支持党组织领导部队同冀聘之所进行的斗争,并就自己对冀聘之的反动本性认识不足作了自我批评。郝梦九阴谋败露,混不下去了,会后提出请假到西安去治病,想借此溜之大吉。续范亭立即予以批准,从此消除了暂l 师的一大隐患。续范亭在这场斗争中始终坚持原则,旗帜鲜明,10月12 日,续范亭在给罗贵波的信中谈到这次事件时说:“吾人只有站在国家、人民立场上据理力争。不在44 团数百人的得失,而在整个中国,整个山西革命力量之消长关头,不能不誓死力争。”
冀聘之将被捕的我8 名同志押送师部后,便擅自放弃抗日防地,带领部队离开原驻地宁武县东寨镇,向宁化堡赵承绶部骑1 军靠拢。续范亭为了坚持团结、进步、抗战的方针,尽力换救冀聘之。但冀聘之自绝于革命,一再拒绝对他的规劝,暗中派团副栗荫周去问赵承缓密商44 团反叛的“行动问题”。栗荫周带回了赵承缓给冀聘之的一封信和5000 元晋钞的赏金。赵承绶在信中写道:“这次纷争,绝非个人事,纯为立场组织问题。晋绥各级同志切不可松懈,稍萌退念,更要积极团结官兵,巩固组织。”这些信件连同阎锡山“嘉奖”栗荫周反共有功的电报,均被我军缴获。这就彻底暴露和证实冀聘之在44 团炮制“2 营哗变”事件、逮捕政工人员,率部叛变,完全是阎锡山有计划有组织的行动,是削弱、消灭新军的整个阴谋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冀聘之坚持反共分裂的立场:11 月间率部叛离暂1 师,把部队带进骑l 军防区内。为了粉碎阎锡山的阴谋,营救44 团,并应付突然事变,经过和晋西北区党委副书记罗贵波研究商定,续范亭亲自指挥暂l 师36 、37 团,于11 月23 日,冒着严寒,越过积雪2 尺的荷叶坪山,潜人赵承绶部队防区内,突然包围了44 团驻地,展开政治攻势,揭穿冀聘之的反共分裂罪行.由于44 团有党领导下形成的深厚政治基础,有续范亭在官兵中的威望,最后冀聘之只得带着几个亲信逃跑了,44 团于25 日胜利回归暂1 师建制。这场反顽斗争的胜利,使暂1 师得到了锻炼,部队更加纯洁、团结和巩固。事后,续范亭发布命令,任命严尚林为44 团政治部主任兼代理团长。他还以暂1 师师长的名义,就44 团事件的经过,向全国发表声明,揭露冀聘之等人叛变的真相他在亲自撰写的文告中对顽固派们宣称:“奴才们!我告诉你吧:今日这中国,非10 年以前的中国了。每一个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已经明白统一战线是救国的唯一法宝,我们一定要把握到底。暂1 师是统一战线的部队,我们一定要巩固到底。我真不晓得你们怕共产党、怕统一战线、怕进步分子是什么心理!最后,我诚恳地声明,革命的人是无成见的,… … 但是,请勿继续捣鬼,我们愿意与全国人士亲密地提携到底。
广州、武汉失守以后,在日本诱降和英美的劝降下,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他们的妥协投降和反共活动,于1939 年12 月至1940 年2 月,发动了第1 次反共高潮,这个时候,阎锡山充当了反共的急先锋,企图消灭山西新军,制造了反动的十二月事变(又称晋西事变)。阎锡山调集19 军、61 军83 军以及73 师新1 旅、33 军的一部等大批兵力,首先在晋西南地区进攻决死队2 纵队,继又调兵遣将,向晋西北,晋东南地区的新军进攻。1939 年12 月16 日,阎锡山令赵承绶在兴县召开高级军事会议。续范亭接到开会通知,冒险前去参加了这次会议。当他在会上听到阎锡山顽固派军队进攻晋西北地区新军的作战部署时,心急如焚,立即机智地中途退席,星夜赶到我晋西北区党委和彭8 旅驻地岚县史家庄,将在兴县军事会议上所了解到的全部情况作了汇报,并共同研究了对策。当时贺龙率领120 师主力尚在晋察冀边区,留在晋西北的彭8 旅与新军部队分散活动尚未集结起来、714 团全力护送弹药去晋察冀边区也未返回。区党委与旅部只掌握着1 个营的兵力。为了防止万一,续范亭果敢地决定,“先把暂1 师顶上去打!”区党委同意续范亭的意见。他立即返回防地,迅速将暂l 师开进顽军与八路军的中间地带普明、王狮、赤坚岭一线,抢先占领了岚县、临县间军事战略要地赤坚岭,首当顽军进攻的要冲,以便掩护八路军集结部队。正巧阎军派遣的先头部队骑1 师师长续靖夫是续范亭的族侄,叔侄感情很好。当续靖夫遇到阻路的是续范亭的部队时,便说:我们是接受命令打八路军,不是打暂1 师。然后未开一枪就主动撤退了.这样延续和争取了几天的时间,彭8 旅主力714 团就星夜赶回了岚县地区。接着,续范亭又受晋西北区党委的委托,派暂1 师37 团协助工卫旅(207 旅)扣捕了该旅旅长、阎锡山的侦探郭挺一,清除了新军内部的又一大隐患。
12 月23 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晋西北区党委和120 师:阎锡山己令第7 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向决死队第4 纵队进攻,晋西北武装冲突不可避免,应立即准备作战。但武装冲突不应由新军先发动,而应在赵承绶进攻时,新军占领有利阵地,取防御姿态反攻而消灭之。当旧军一开战,新军应集中全力采取主动的运动战,首先消灭其一路,然后各个击破之。区党委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抓紧在赵承绶公开发动进攻之前加紧调整了军事部署,准备应付突然事变。
12月27 日,中共中央电令120 师主力日夜兼程赶回晋西北,并令彭8 旅接应决死队2 纵队和八路军115 师晋西支队北上。决死队2 纵队和晋西支队与顽军苦战兼程,突破离军公路日军封锁线,进抵临县以南的招贤镇地区。这一行动,震动了晋西北的顽军,赵承绶根据阎锡山的命令,立即将其部队集结临县,阻止决死队2 纵队晋西支队同晋西北新军会合,以白儒卿骑兵第l 军8 个团在白文镇、寨上村、开府及方山一线,阻拦晋西北区党委和彭8 旅领导机关;以郭宗汾第33 军6 个团在临县以南阻击决死队2 纵队等部继续北上。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晋西北区党委于12 月30 日在史家庄召开军政干部紧急会议,决定了反击顽军进攻的行动计划和作战部署,成立了“晋西北拥阎即抗日讨逆总指挥部”续范亭任总指挥,罗贵波任政治委员, 雷任民任副总指挥.续范亭非常痛心地说:“我们太客气了。明知秋林会议以后,顽固分子活动猖撅,要对我们下毒手”。“赵承绶破坏暂1 师,破坏决死队4 纵队,而我们始终为了团结,为了统一战线,没有主动采取任何行动对付他们。我们做到仁至义尽了,为了自卫,战斗吧!"
指挥部当即部署了反击顽军进攻的军事行动:以决死队4 纵队4 个团及暂1 师第36 团分编为左右两个纵队,在彭绍辉指挥下分别向方山、临县白文镇方向出击,冲破顽军的阻截,打开通路,接应决死队2 纵队与晋西支队北上;以714 团等部为预备队集结岚县地区,并对静乐县日军实行警戒;对其他各部也都分别下达了战斗任务。1940 年l 月1 日起,续范亭强忍着严重的病疼,亲自指挥各部开始反击顽军。1 月2 日,36 团协同决死队4 纵队巧团,在临县阳坡、寨上痛击骑1 军主力步兵第3 团,毙顽军200 余人,俘团长以下近千人,缴获武器弹药甚多。其余顽军仓皇向临县城靠拢。这时决死队2 纵队和晋西支队已北进至方山、静乐地区。
1月10 日,在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统一指挥下,我军决心集中兵力,围歼顽军赵承绶、郭宗汾两军于临县地区。当即将晋西北各部编为右集团,自白文镇沿大川直趋临县;决死队2 纵队等部编为左集团,由方山、屹茼向临县进攻,同时,中共中央军委命令359 旅717 团东渡黄河到债口地区。
11 日,右集团攻占窑头。12 日,左集团攻占蔚峰村。13 日,右集团击溃叛军杨集贤部的第200 旅,攻占吴家湾、南庄阵地;左集团攻占指火讫塔逼近临县城。此役先后生俘顽军副师长郭如篙以下2000 多人。12日夜,临县顽军弃城越过离军公路向晋西南逃窜。
2 月初,贺龙、关向应率120 师主力5 个团,由晋察冀返回晋西北,统一指挥晋西北八路军和新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集结14 个团的兵力,准备在阎锡山发动新的进攻时,相机反击晋西南。同时派出部队北进,肃清盘据在河曲、保德、苛岚等地的杨集贤、白志沂部顽军及游击第3 师侯光远部。至此,在我党的领导下,彻底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晋西事变,晋西北地区的顽固势力全部被我清除,进一步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在这次反顽斗争中,续范亭政治立场坚定,机智果敢无畏,为赢得这场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愧是坚持抗战的爱国将领,也是共产党的忠诚朋友。
反对顽固派的斗争胜利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成立了行政公署,续范亭被拥戴为行署主任。晋西北山西新军总指挥部成立时又被任命为总指挥。同年11月,中央军委又任命续范亭为晋西北军区(后改为晋绥军区)副司令员。此后,暂1 师由副师长张希钦、政治部主任饶兴等指挥,并继续得到续范亭的关注和指导。1940 年夏,续范亭参加暂1 师成立1 周年的庆祝大会,并向指战员讲话。当谈到他参加创立的战动总会被阎锡山非法解散时,他不禁悲愤地流下了热泪。当他缅怀暂1 师各团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时,他痛惜地硬不成声。他任暂l 师师长时,对指战员一向关怀备至,充满革命深情,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是热情奔放的人。后来,他在延安治病期间,仍关切着每一个在前线杀敌或从前线归来的指战员。每当他听到前线广大指战员在冰天雪地、风吹雨淋中忍受着严寒和饥困,艰苦卓绝地同敌人英勇搏斗的情景时,总是感动得热泪盈眶夜不能寐。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120 师的部署,暂l 师在反顽斗争取得胜利后,又进行了3 个多月频繁的作战,随后第1 次直接在中共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进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整军。经过这次整军,部队在政治上、思想上得到飞跃的进步。党的活动在部队中进一步公开了,军政各方面的工作突飞猛进,从此暂1 师的建设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军总指挥部和晋西北军区第2 军分区双重领导下转战苛岚、五寨、神池、宁武一带,继续进行艰苦的抗日征战,曾粉碎敌人多次围攻“扫荡”,直至1942 年底新军总指挥部撤销,完全划归八路军建制。在此期间,部队经过几次整编,1943 年1 月取消了暂1 师的建制,但是继续保留暂编第1 师的番号,直到1945 年8 月,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根据朱德.急司令的命令,八路军对敌受降,全国展开反攻。第36 团编人晋绥军区野战军,离开晋西北根据地,北上绥远,于8 月18 日首克清水河城,歼敌近千人;继而占凉城、和林格尔,进军商都与苏联红军会师后,又挥戈南下,协同配合兄弟部队连克朔县、宁武、轩岗、原平、崞县等l0余城镇,在抗日战争的大反攻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战动总会所属全部游击队、暂l 师的创建和发展,是同抗口民族统一战线在山西的巩固和发展紧密相连的.从战动总会游击支队改编为山西保安2 区保安支队,后又改编为暂1 师的过程,是我党同阎锡山又联合又斗争的过程,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斗争过程。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时期取得的重大胜利,是党的抗口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是中共中央晋西北区党委正确领导和八路军120 师正确指挥、大力帮助的结果;也是同续范亭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忠诚捍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不开的。续范亭在积劳成疾赴延安养病的几年间,他又以笔墨为武器,继续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1945 年,延安成立以周恩来为主任委员的中国人民解放区人民代表会筹委会,续范亭被推举为副主任委员。
续范亭不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一名坚强战士,而且在与共产党的长期合作中,逐步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者。1947 年9 月12 日,续范亭因病逝世,9 月13 日中共中央在接受续范亭入党要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电报中说:“范亭同志于早年参加同盟会,即献身民族民主的革命事业,百折不挠,在抗日民族战争期间,领导山西新军为坚持山西抗战与山西民主化而斗争,功在国家。”毛泽东为悼念续范亭写的挽词是“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逮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续范亭追求进步、寻求真理、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顽强意志,他那无私无畏、献身祖国和人民的高贵品质,是永远值得人们崇敬和学习的。
(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