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新四军口述

宿迁94岁抗战老兵唐斯才喜晒全家福

WB20180206PP50

这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全家福,记录了一个家庭的亲情和回忆,而这又是一张不普通的全家福,它还记录了一个爱国抗战老兵的晚年生活。今年94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唐斯才还是解放战争的见证者。2月5日,记者来到宿城区幸福街道上城社区,了解了他家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

十八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2月5日,记者来到唐斯才家中时,他正坐在屋里和老伴高维明聊着天,子女们也在家中开始为当天的午饭忙活着,大家相拥而来,乐得老人合不拢嘴,因为没有比这个更加让他开心的事了。据了解,唐斯才出生于1924年4月,他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时他扛着大刀参加了地方游击队,打鬼子护乡亲。1937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曾在来龙、沭阳等地搜集敌方情报,后担任队长。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为了抓住他曾悬赏500大洋。唐斯才告诉记者,他加入到村游击队后,那时候队伍主要在村里和乡镇打游击战,目的是扰乱敌人的视线。唐斯才说:“鬼子在哪,我们就在哪,我们在公路两边挖战壕,游击队就藏在里面偷袭。我们要干扰他们,缠住他们。那时打游击战没有先进武器,我们多是晚上出门打鬼子,袭击日伪军据点和炮楼。”

1945年,唐斯才和高维明结为夫妻,此后,二人一个在外打鬼子,一个在家做军鞋。唐斯才说:“说起来挺对不起老伴的,我和老伴结婚第二天,就带着游击队队员们上山打游击了,留她一个人在家中。”当记者询问当时高维明是否害怕时,她坚定地摇了摇头说:“结婚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个打鬼子的抗战英雄,感觉不到害怕,可能是因为当时只有18岁,身上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吧!”

据唐斯才介绍,抗战时期日子过得很苦,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为了赶走小鬼子,大家劲儿都往一处使。唐斯才说:“我们春夏天都是赤脚打仗,冬天就穿用麻绳和芦苇花做的‘毛蓊子’,整个游击队的鞋都是老伴带领着群众给我们做的。”

老人晒出四世同堂全家福 

唐斯才革命期间多次立功受奖,曾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70周年纪念章。1949年,这个抗战家庭里的第一个孩子唐丽华出生,紧接着其他5个孩子也相继出生。1950年,唐斯才转业回乡。他除了忙着工作,丝毫不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唐斯才的大儿子唐绪民告诉记者,他父亲转业后回乡负责管理来龙地方治安,工作十分忙碌,但只要一回家吃饭,父亲总是要求他们唱完红歌才能吃饭。听着弟弟说着过往,唐丽华立刻接着说:“我记得当时吃饭前要唱《浏阳河》,我和妹妹还会在饭桌旁边伴舞,一家人在一起连吃饭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1984年,唐斯才离休。唐斯才和高维明两人的婚姻历经73年,清贫岁月里留下了他们相濡以沫的足迹;柴米油盐的平淡、风雨同舟的相伴,见证了他们的恩爱情深。现如今,老人的家庭四世同堂,成员已经有51口人了。两位老人生活得很幸福,尽享天伦之乐。

交谈中唐斯才老人找出了一张全家福。老人说,这张照片拍于2012年夏天。他向记者一个一个介绍照片上的人,脸上洋溢着幸福。

随着子女们饭菜准备完毕,大家共同举杯向老人敬酒,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午饭过后,全家人来到家门口,美美地拍上一张新的全家福,快门按下的一瞬间,定格了全家人的亲情……

(时间:2018年2月6日   来源:宿迁网    作者:王艳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