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新四军口述

信仰的力量——追记泗洪县界集镇抗战老兵张道干

当选‘泗洪好人’分别是张道干……”2月12日,在“魅力新泗洪”2017年度颁奖典礼上,主持人话音刚落,会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抗战老兵、泗洪县界集镇杜墩村农民张道干,生前入党、失党、寻党、爱党的故事,催人泪下。

1942年,19岁的张道干与时任桃源县金锁区区委书记、区大队政委马振藻相识。不久,张道干成为一名抗日武工队队员。当年年底,经马振藻等人介绍,他成为一名党员。

马振藻和妻子杨美田因工作需要吃住在张道干家里。见张道干家家徒四壁,马振藻给张道干3块银元补贴家用。但张道干舍不得用,将其埋了起来。

1946年,张道干家乡的党组织遭到敌人破坏,党员名单也被烧毁。从此,张道干丢失了党员身份。

后来,张道干加入江淮二分区泗阳县大队。“叫你申请入党就是不听,怎么这么倔呢?”指导员于文翠多次找张道干谈心。

“我已经是党员了,又没犯过错误,为什么要二次入党?”每次组织入党谈心,张道干总是这句话。

1950年,张道干从部队退伍回到界集镇杜墩村。“闲下来了,该证明自己的党员身份了。”于是,他找到党组织,讲述自己的入党经历,希望恢复自己的党员身份。但是,对照相关规定,无法证明他是党员。

尽管如此,他仍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生产队当粮食保管员时,他掌管着“粮印大权”。“老张有个亲戚几次找他要点粮食,可他就是不答应。最后把自己亲戚得罪了,多年见面不搭腔。”杜墩村老党员张绍功说。

“村里安排个公差勤务,哪怕就是临时找到他顶替别人,他也从来不说二话。”曾担任18年杜墩村党支部书记的韩成云说。

在张道干的心里,入党介绍人给的银元是入党信物,就是饿死了也不能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父亲被饿得要扶着墙才能走路,家人希望大伯用3块银元变换粮食充饥,但大伯死活不肯。”侄儿张绍宝介绍。

冬去春来。2015年,张道干找党的故事经过央视等媒体报道后,终于被居住在河南省南阳市的杨美田知悉。原来,早在1947年,马振藻和杨美田就回到河南家乡开展革命工作,马振藻已于1991年去世。

2015年7月19日,在央视《等着我》节目播出现场,张道干亲手将3块银元交给杨美田,“银元是党的财产,也是我入党73年的见证。”“是我和亲人用命保住了它。”

台上人情不自禁落泪,亿万观众唏嘘不已。

2015年8月4日,杨美田在子女的陪伴下,从河南南阳来到泗洪县,为张道干写了《党员证明书》。次日,两位老人共同把3块银元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宿迁市委常委会迅速讨论,决定同意恢复张道干的党籍。“我每年都从生活费中挤出钱来,攒在一起作为党费。希望有一天交给党,做永不掉队的党员,今天终于等到了。”在2015年12月25日恢复张道干党籍仪式上,他执意补交160元党费。

“老张现在成了建国前老党员了,听说可以一次性补助几十万块钱呢,估计他要申请补助了!”有人议论起来。

张道干不争辩。相反的是,镇里开展党性教育、高校组织新党员入党仪式、朱家岗烈士陵园、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等场所时常可以看到他忙碌宣讲的身影。

“每次看到他老人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到宣讲现场,我就感动得落泪。”界集镇党委组织委员刘雪琼说,“从恢复党籍到离世,他压根就没提过补助的事”。

2017年8月底,张道干生病住进了医院,因器官功能衰竭,只能靠输营养液维持生命。病床上,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叮嘱张绍宝:“我要将攒下的钱用来交党费……”

2017年9月26日上午,张道干从枕头底下摸出包着现金和存折的手绢,交给前来看望他的泗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青春,“这是我最后的党费,请党收下……”现金和存折上的钱加起来共9406.77元,这是张道干一生的全部积蓄。

2017年10月1日,张道干在病床上执意要拔掉氧气罩,“不要浪费国家的钱了”。

次日凌晨4点55分,张道干抱着马振藻的照片,安详地离去。

“七十载初心未改传佳话,一辈子矢志不渝励后人”。张道干的挽联,浓缩了张道干富有传奇色彩的感人一生。

(时间:2018年3月8日   来源:宿迁网   作者:许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