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川籍老兵清明节赴滇缅祭奠战友,回忆战斗细节
云南省腾冲市叠水河畔,长眠着抗日中国远征军的八千英灵。4月5日,腾冲国殇墓园远征军名录墙旁,一位胸前佩戴数枚军功章的老人左手拄着拐杖,右手略带颤抖地抚摸着名录墙上的一个名字,低声抽泣。
▲廖沛林(右二)
这位老人名叫廖沛林,是一位川籍抗战老兵,参加过腾冲战役,这是他第三次来腾冲祭奠战友。廖沛林告诉笔者,70多年前,为保卫中国唯一的对外联系通道——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与日军浴血奋战3年之多,将盘踞在滇西的日军赶出国门,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惨烈的一笔。
清明节来临之际,幸存的川籍老兵格外怀念埋骨他乡的战友。在四川志愿者协会的帮助下,10名身体尚可的老兵来到了滇西缅北战场遗址,来到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祭奠战友。
“没有这些战友的拼死相救,就不会有今天的我。”廖沛林几度哽咽。腾冲战役中,廖老的任务是保障电台通联。一次战斗中,他背着英式48电台赶往某阵地执行任务。途中,日军飞机的炸弹突然在他身后爆炸,他背上的电台被炸散架,自己也被震昏。不知过了多久,他苏醒过来,发现几个日本兵正向他冲来,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自知寡不敌众的他,悄悄拿出手雷,准备与日本兵同归于尽。“幸亏我的几个战友及时赶到,他们用冲锋枪扫射敌人,我才能捡回这条命。”说着说着,廖沛林声泪俱下。
浴血沙场是战友,埋骨他乡永不忘。10位川籍老兵都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们在有生之年都会回来祭奠战友。据悉,参加此次活动的10位老兵,最年长的98岁,年龄最小的92岁。此次来滇缅祭奠战友,除国殇墓园外,老兵们还去了惠通桥遗址、董家沟慰安所、龙陵松山烈士陵园、原中国远征军长官司令部、缅甸密支那等地。
踏上返程的大巴前,廖老感慨陈词:焦土腾冲,是血肉浇灌,棵棵青松入云端。余生扫墓重返故战地,听春风吹响壮烈诗篇。中国远征军为国为民,血战滇印缅。怒江涛涛,将日寇淹埋......
(时间:2018年4月7日 来源:南部战区 作者:莫荣桂 陈美洪 陈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