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不起你们,早撤退了几天!” 抗战老兵光华门洒泪祭战友
抗战老兵和志愿者们一起祭奠先烈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顾炜 摄
在第五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夕,一场坚持了11年的民间祭奠活动在南京光华门堡垒遗址举行。来到现场的有3位抗战老兵和1位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小小的烛台摆成了“1937”字样,南京1213志愿者同盟的志愿者们和抗战老兵一起,祭奠81年前顽强抵抗日军侵略而牺牲的先烈。
“我对不起你们,早撤退了几天!”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抗战老兵孙锡霖将手中的酒洒在了光华门堡垒遗址斑驳的青砖上,他轻声诉说着对战友的想念、愧疚和不舍,复杂的情绪让老人几度哽咽。
孙锡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日军进犯南京前,他是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城塞工程总队第十纵队的一名工程兵,参与修建南京富贵山隧道要塞工程。该工程可以直接通往紫金山,用于储备战争需要的物资军火,为长期抗战做准备。因为战争需要,当时参与修建要塞工程的工人达五六千人,钢构、水泥、坑道工各种工艺工人齐备,而他本人则负责炮台的具体修筑。
“当时上级下了命令,让工程兵先撤。”据孙锡霖回忆,12月9日凌晨,日寇入侵,南京沦陷,他们一行人离开富贵山急奔下关,当时挹江门已经封闭,只剩下一角,边门拥堵着数以万计的难民和军人。中山码头停航数日,难民和部队万余人滞留在岸边,频遭日机低空扫射,死伤无数。10日傍晚,他们一行人上了一艘轮渡,就在抵达浦口的第三天,日本侵略者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都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我们留下来和你们一起战斗,哪怕是死,也死得其所!”老人轻轻拭掉眼角的泪水,为牺牲的战友们献上一支菊花。
95岁的冯宗尧老人是第二次参加光华门堡垒遗址的纪念活动。“我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名坦克教练,一想到那么多黄埔军校的同学和战友牺牲在战场,我很难过。”回忆起那段烽火岁月,冯宗尧说,今天国家的强大了,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我95岁了仍然要出力,把爱国的道理讲给年轻人听。”
光华门是南京保卫战中最紧要的城门之一。1937年12月10日,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这里展开激战,光华门受到了日军第9师团反复进攻,负责防务的中国守军则为教导总队第二团、66军156师等部。光华门是日军入侵南京时战斗最激烈、伤亡最大的一处战场,直接参与了光华门之战的就有四位将军以身殉职。
(时间:2018年12月10日 来源:现代快报 记者:张然 编辑:刘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