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影像他自费寻访抗日老兵 几千件红色藏品免费对外展览
李臣星展示征集到的物件。周晓明摄
昨日,雪花纷飞。仪征市刘集镇古井村仓房组的村道上,仪化职工李臣星正带着慰问品,去看望一等功臣、战斗英雄、革命烈士周在才亲属,记录周在才尚存的影像资料。半年多来,他自费寻访各地仪征籍抗日老兵、烈士后人,拍影像、征物件,留下“活历史”。
寻访
找到仪征籍老兵
今年43岁的李臣星说,半年多来,寻访中主要是拍摄记录影像资料,也征集一些烈士或抗日老兵曾用过的革命物件等。
在李臣星看来,这些资料和物件都是“活历史”,都是那段抗日岁月的见证,也是保家卫国革命印记的留存。
去年11月25日,李臣星赶至常州,寻到仪征籍抗日老兵高泽山。当时已96岁的高泽山,原名高开金,化名张志坚,曾在家乡仪征高集从事地下抗日武装工作,1943年任中共仪征县高集乡负责人,战斗在日伪敌占区抗日隐蔽一线,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立下了功劳。
李臣星说,能够拍下高泽山老人讲述当年地下战争的艰辛和血与火的考验,非常不易。令他感动的是,还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高老讲述当年的经历,提到最多的是牺牲的同志,他觉得自己的功劳和那些牺牲的同志相比,太小太小。
追赶
自费奔波发掘资料
从去年6月起,半年多来,只要听说哪里还有仪征籍抗日老兵健在,李臣星就会赶过去,拍影像、留资料,整理一些老兵的随身物品。
“健在的老兵都90岁以上了,时间不等人。”李臣星说,他现在是和时间赛跑,争取尽可能多留下仪征籍抗日老兵的历史资料。
之所以这么自费奔波抢救性发掘历史资料,李臣星说,这源于他多年前的一次遭遇。
几年前,李臣星在河北古玩市场“淘宝”,无意中翻到一本泛黄的日记,这本日记记录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一个士兵的艰险经历。
“这位士兵到河北参加八路军,去世后,家人误把这本日记卖给了收旧货的。”李臣星说,当年亲身经历的人,对历史最有发言权,这本日记就是当年的见证,险些成为废纸。像这样的历史见证,20年来李臣星收藏了几千件。
展览
红色藏品免费开放
每次寻访回到仪征,李臣星总要到月塘镇上转一转,镇上有几处老房子,是抗战时期的战备医院和交通站,但现已年久失修。
昨日,李臣星说,如果房子倒掉了,就失去了当年的遗存,很多的红色记忆就会随之失去。“之前没人知道,抗战老兵回忆确认加上历史考证,才知道这些老宅的历史。”李臣星说。
寻访老兵拍的影像和征集的物件,李臣星将它们放在占地200平方米的三间房子内,和数千红色藏品一起,对外免费开放。
(时间:2019年1月10日 来源: 扬州晚报-扬州网 通讯员:周晓明 记者:孟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