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国民党军队口述

30多年他走访140多位抗战老兵

      纪录片《二十二》用镜头真实记录了2014年中国内地幸存的22位“慰安妇”的遭遇与生活现状,当片尾她们正在离去,一个个已经过世的“慰安妇”的名字在屏幕上消失,令人潸然泪下。在南昌,有这样一个人,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图书管理员陈冈,52岁。30多年来他四处奔波,“抢救性”收藏了140多位抗战老兵的题词签名,倾听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他们的信息,而今在陈冈访问过的抗战老兵中,有一半已经离世,那些他们亲手写下的签名,记载他们生平的文字也成为了永远的纪念。

      通过抗战老兵的签名信封铭记抗战精神

      9月1日,南昌市百花洲小学迎来了特殊一课,陈冈受该校的邀请来到了百花洲小学,为孩子们上了“开学第一课”,为孩子们带来了记录抗战老兵题词签名的信封,讲述了一张张信封背后那一位位抗战老兵背后的故事。“他们是与‘鬼子’拼过命的,他们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伤疤,在那个年代他们流过血流过泪。”当陈冈说起信封承载的那一个个故事,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孩子们也听得非常入迷,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岁月深深感动着孩子们。 

      而在这次的“开学第一课”上,陈冈还邀请了他的两位好朋友一起到场,他们分别是88岁的印余生、92岁的王荣,是抗战幸存下来的抗战老兵,当白发苍苍的他们穿着挂满勋章的军装走进教室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74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时,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长空定格为永恒。而如今,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我们依然不能忘记那些抗战英雄。远离战争纷扰的孩子们,通过这样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了解那段屈辱的受难史,传承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勇往直前、不屈不饶的精神。 

      30多年收藏140多位 抗战老兵题词签名

      这样一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也讲述了陈冈30多年来的“抢救性”收藏故事。1983年,陈冈在一次展览活动的开幕式上,陈冈遇到了一位老红军,由于对老红军的尊敬,就请老红军签名留念。老红军答应了他的要求。尽管老红军写字已经有些困难,还是欣然提笔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让陈冈颇为感动,抗战老兵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英勇杀敌的故事也深深感染了他。随后的时间里,他便无意识地开始收集抗战老兵的题字签名,后面甚至四处奔波,走遍了江西各地甚至奔赴外省,只为听抗战老兵们讲讲他们的故事,让他们在信封上题字签名。 

      “每一个信封上不仅有题词人的题字签名,我还在每一个题词信笺下面仔细地记录了题词人的信息和履历,并配以题词人的照片。”而每个题词人的信封,陈冈也是精心选择,根据每个题词人的经历选定特定的“红色”信封,信封的主题一般和题词人参加过的战役,经历过的历史事件相配。 

      目前,陈冈已经收藏了140多位抗战老兵的签名信封,每一个签名都是他用腿“跑”出来的,来之不易。而陈冈也将此视若珍宝。 

      “之前在一次大型的晚会上,见到了一位陕北老红军,留下了签名信封,后来经朋友拍照发到网络上,最后家属找到了我,告诉我她奶奶已经过世了,而一起生活的她们却从来没有让老人家写下只言片语。”陈冈的签名信封在一定程度上也给那些抗战老兵家属带来慰藉,弥补了他们的一些遗憾。 

      “与时间赛跑” 记录红色记忆 

      30多年来,陈冈东奔西走搜集抗战老兵的题词,通过签名封的形式抢救那段红色记忆。而在这个富有意义的收集过程中,陈冈也颇感力不从心。在漫长的收集过程中,陈冈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流逝,能够给他签名的老人越来越少。目前,在他访问过的抗战老兵中现在有一半已经离世,而那些题字签名成为了他们的“绝笔”。 

      “他们都是在战场上跟‘鬼子’拼杀过的人,留下了一身的病。”“9月2日早上我接到过曾经访问过的一位抗战老兵老伴的电话,她告诉我爱人在1日晚上过世了,哭得很难过,我不能做什么,只能安慰她。”说起这些,陈冈显得很沉重。对于他来说,那一位位抗战老兵不仅仅是受人尊敬的英雄,也是他的朋友。通过一次次的走访,很多抗战老兵成为了他十多年的老友,甚至其家属与他一直保持着联系。 

      对于陈冈来说,每一个抗战老兵背后都有非常感人的故事,而那些故事很多他都能张口就来。“当时有位抗战老新四军在省人民医院住院,我跟他接触了很多次,聊过很多,当天我到人民医院看望他,最后我找他题词写下鼓励后代年轻人的话。只见他将信封放在床头柜,拿起笔又放下,前后提笔5次,最后他写下了‘永做有志气的中国人’,这让我肃然起敬。”像这些让陈冈印象深刻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而这一个个都是“与时间在赛跑”。 

      “在我访问的140多位抗战老兵中,有唯一一对夫妻,当时我冒着大雨在医院找到了夫妻中的丈夫况步才,留下了签名信封。后来我再次联系老人家时他已经去世,而我了解到他爱人杜文凯是抗战老兵,于是留下了这唯一一对夫妻档的签名信封。后来还在网络上遇到了二老的女儿,当她看到父母写下的文字时,也特别感动。所以说,也是很深的一种缘分。”陈冈说道。 

      那些在病房里留下的颤巍巍的身影,那些“绝笔”的题字签名,那些信封背后的一个个故事,为我们拼凑了一位位抗战老兵的人生事迹,在抗战胜利纪念日里,那些鲜活的载体再一次提醒世人不要忘记中华民族经历的那些苦难,不要忘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百折不饶的民族精神。

      (时间:2019年9月5日    来源:江西晨报     记者:谢晴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