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百岁抗战老兵去世 志愿者曾为其身份认证四处奔走
李宣钊(右)曾到甘田村看望陈德祥老人并赠送助听器
“沙场御敌不畏千难万险以德报国,载誉归来保持农家本色祥瑞全家”,12月12日晚,在岳阳县公田镇甘田村一位百岁老人的丧礼上,这样一副挽联特别显眼,这是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一军第三十八师师长李鸿将军后裔李定国先生奉上的一副挽联,对联中嵌入了这位百岁老人的名字,(陈)德祥,也概述了老人的基本经历。
然而,直到数年之前,陈老的故事和经历还只是藏在自己的记忆和对儿孙们的简单讲述中。
曾担任机枪手
和队友抓日本兵获奖励
陈德祥老人于2019年12月9日在岳阳县公田镇甘田村家中逝世,享年100岁。陈老1920年出生于岳阳县一个贫困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岳阳沦陷后,血气方刚的陈德祥参加中国第九战区第四挺进纵队一大队担任机枪手,经常出入湘北大云山、草鞋岭等战场抗击日寇。曾经和队友一道化装成青年妇女引诱日本鬼子并将其活捉,送往公田镇,得到政府奖励。抗战胜利后一直回乡务农。2015年8月,湖南省教育电视台邀请95岁的陈德祥老人参加了《赤子河山》主题宣传片《七十年来家国》的拍摄。
年轻时的陈德祥视力特别好,被战友们称为“千里眼”、“夜行侠”。由于他眼力好,上级指定他当机枪手,打起仗来瞄都不用瞄,端起机枪猛扫。岳阳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李宣钊经常看望陈德祥老人,老人经常跟他讲起当年的一件趣事。
1940年,岳阳县颁布了一个奖励措施,凡是在打仗过程中抓获一
个日本鬼子可以奖励20块大洋,当时20块大洋是一个中等家庭一年的生活开支。可是每次战斗,作为机枪手的陈德祥要掩护战友出击打掉敌人火力点,封锁敌人防止他们突围。因此每次战斗抓鬼子俘虏没有他的份。
一天早上,陈德祥和几个战友商量,让他穿上女人的格子花衣服,还故意把头发弄得蓬松,背面对着乡村小路,在田间劳作。一个日本兵早上出来做坏事,突然看见一个“姑娘”在田地间劳作,大声叫喊,陈德祥装着很害怕的样子捂住头,还故意躬下身子,装着要跑的样子。日本兵见状跑进田地意欲非礼“姑娘”,等到日本兵来到身边,陈德祥一个反手将其扣住,一脚踢开日本兵手上的枪,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将日本兵扭送到公田镇,第二天陈德祥得到了政府的嘉奖,获得了20块大洋。
在抗击日本鬼子的岁月里,陈德祥随部队辗转到了郴州等地。抗日战争结束后,陈德祥回到家乡,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直到老年。除了偶尔跟子女们聊起自己抗日战争期间的故事之外,从未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过任何要求。
志愿者多方奔走
确认抗战老兵身份
2013年夏天的一个早上,李宣钊无意间听到了陈德祥老人的故事后,多次前往岳阳县公田镇甘田村看望他,听其讲述抗战期间的故事。
陈德祥老人能够清楚地说出当年的战争状况,包括驻扎在岳阳县部分区域的部队番号以及部队长官的名字等。随后李宣钊开始了四处求证老人经历的历程,通过对甘田村、公田镇及岳阳县相关部门的走访核实,李宣钊以志愿者的身份基本确认陈德祥老人陈述情况属实并为其奔走。
李宣钊告诉记者,认定抗战老兵是件比较难的事。抗战的历史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当时的部队早已不存在,绝大部分当事人都已去世,活着的抗战老兵年龄基本上都在90岁以上。并且这些幸存的老兵因各种历史原因,基本上拿不出能证明自己当时身份的证件。
认定抗战老兵身份要仔细研究抗战史料,熟悉各历史时期各抗日部队的番号、各级部队的主官姓名,各次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战斗过程中发生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以及当时敌我双方的武器装备等等。通过走访陈德祥老人,与其交流,作尽可能详细的文字记录、录音、拍照甚至是摄像,回去后根据史料记载严格比对,基本确定后按统一格式填写表格,包括老兵的照片和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上报给几大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团体,由这些团体的专家审定认为合格后,再统一报当地民政部门确认。
李宣钊等人为其奔走求证约半年后,陈德祥老人得到了岳阳县民政局关于其抗战老兵身份的确认。
(时间:2019年12月19日 来源:岳阳日报新媒体中心 记者:何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