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国民党军队口述

泸西一位抗战老兵贴身收藏七十载的革命传家宝

      抗战老兵,是一个无比荣耀的称呼。他们当年义无反顾放下青春,告别亲人,用挺拔的身躯或匍匐或冲入枪林弹雨间不断搏杀,用8年甚至14年的时间,擦去了中华民族身上的屈辱,用他们流出的热血染红了国旗,染红了初升的太阳。

      在和平年代里他们生活得普普通通,简简单单。

      今天要介绍一个抗战老兵和他贴身收藏已有七十载的特殊针线包。

      他叫段秀文,现年93岁,是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枢镇大兴村委会小兴圃村人,1944年参军,1945年二战结束后到越南接受日寇投降,1946年内战爆发,在辽沈战役期间随部队起义,加入四野,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和抗美援朝战争,1949年10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获得了“八一解放东北纪念奖章”、“华北解放纪念奖章”、东北人民解放军颁发的“勇敢奖章”、“抗美援朝纪念奖章”、“八一解放华中南纪念奖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和“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他最骄傲的一件事是党龄与共和国同龄。

       朝鲜战争爆发后,段秀文1950年10月25日赴朝参战,在机枪连任班长,参加新义州、城州、三八线等战斗,直捣过汉城。他贴身收藏的针线包,就是赴朝参战前,中国人民送给每一个战士的贴身物品。他说:每当摸到这个包时就会想起在朝鲜三年衣服、子弹不离身的日子里,是这个针线包让他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握紧手中的机枪粉碎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提起战场上的事时,他的语气显得很平淡,却总在不经意间用以前的土枪土炮和成为重机枪射手后所熟悉的各种重机枪,来和现在的飞机和大家伙比一比。

      致敬抗战老兵,我们能拿出什么?用纪念章表达人民的敬意,或者让他们老有所养有所补偿,其实这些都远远不足以感谢他们为这个民族所付出的血泪。我们应该继承他们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让他们感受到,当年的奋勇无畏、出生入死,换回了最有价值的东西——国家民族的富强,抗战精神的传承,后辈晚生的理解和追随。

      (时间:2020年8月2日    来源:云南网    通讯员:肖燕斌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