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项目组总结会在随园召开
2017年4月9日下午,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项目批准号15ZDB045)交流会在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400号楼会议室召开。南京师范大学的张连红教授、齐春风教授、郑忠教授、王志龙副教授、叶铭博士和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的吴先斌馆长、莫非、薛刚、王元萍共同参加了会议。
会议伊始,张连红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项目组3月份的工作情况:项目组在安徽、陕西、河南三省共计完成60位抗战老兵的口述调查,收获颇丰。并指出今天会议的主题:讨论目前工作的状态、问题和解决方案。
随后与会人员先后汇报了各自工作进展和想法。莫非介绍了博物馆招募志愿者整理老兵口述录音的情况,截止目前共计招募登记在册的志愿者179人,学生和社会工作人员各半,正在整理306位新四军老战士口述录音,已经反馈49位老兵口述整理稿。肖晓飞介绍了项目开展以来和王志龙老师带领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共同整理老兵口述的现状,目前共整理国军、八路军、新四军老兵53位。薛刚介绍了通过网络发给外地大学生志愿者共计35份老兵录音,已经反馈23份。吴先斌馆长指出,无论是志愿者还是研究生整理,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特别是老兵的个人信息、入伍时间、部队番号等务必做到真实、准确。
王志龙老师谈到八路军课题组的情况时指出,目前最大的困难仍是八路军老兵数量不足的问题,课题组也在积极联系山东等地的志愿者,准备假期集中时间去外地访谈。张连红老师代为介绍了盐城师范学院目下在苏北地区访谈新四军、整理资料情况和接下来面临去外地访谈的困难。郑忠老师介绍了国军一七六师老兵口述访谈和资料整理的情况。
会议还讨论了加强与志愿者合作的问题,决定一方面继续以发放录音的方式联系志愿者参与老兵口述录音整理,一方面继续动员南京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参与整理。同时还讨论了给山东大学(威海)学生社团制作相关荣誉证书的办法。
最后,会议初步安排了接下来的工作计划:项目组一部分人员5月份开始对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老兵的访谈,另一组人员争取在近期对山东、安徽等地老兵展开访谈。会议持续约两小时,与会老师一致认为按照项目组的进度,访谈老兵数量方面压力不大,但口述资料整理仍有压力,需要加强资料整理工作的努力。
(编辑:肖晓飞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项目组)